第七十六章:格格不入[第1页/共2页]
幸亏,歌伎是卖艺不卖身的,老鸨也不怕一下子推好几个大族子给李行首。
试音过后,李行首才正式开端操琴。
跟着李行首的低吟浅唱,和乐楼里几近鸦雀无声。
想当年、空运筹决斗,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骚。夕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一曲结束,那些秀才还是闭着眼睛,不想伸开。
不就是倾诉苦衷,慰解人生么,这些事,另有谁比美妓更在行的?毕竟,她们遭到的都是这方面的练习啊!
清越的琴音,空灵地传了出去。
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后,又是一首《双生子・晚天萧索》。这首《双生子》,倒是柳永的词,可惜是一首怀古词,却被李行首唱得,慷慨激昂,让那些秀才都震惊莫名:“晚天萧索,断蓬踪迹,败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也不知是李行首风俗性的行动,还是成心为之,归正一个焚香的行动,就引得这些自夸为“文人”的秀才个人“飞腾”了一波,乃至很多人立马变成了脑残粉,都拜倒在了李行首的石榴裙下了。
待得若桃把这些诗词都汇集出去,让李行首一看,就皱眉说道:“全都是绣花枕头,不看也罢!等等,你选几个大族子,让他们斗茶去罢,免得让鸨母活力了。”
“唉,没想到一介女流,竟然也有如此情怀……”
这一次,就比较短长了,还是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曲一出,让在场的秀才都愣住了。一些闭眼点头晃脑的,都惊诧得展开了眼睛。要晓得,在青楼里弹这曲子,就仿佛后代在一个高端大气上层次的音乐吹奏会上,俄然奏响了一曲《最炫民族风》一样,底子就是格格不入好么!
有些人还感慨道:“真如闻韶乐,余音袅袅啊……”
但是,这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倒是例外,无他,词写得太好了,并且这类婉约的气势,非常合适在这类青楼、北里瓦舍之间弹唱的。
老鸨心中阿谁急啊,可惜现在想拉住李行首不让她唱都不可了。实在,李行首也没跟她扯谎话,确切是两首苏轼一首柳词,可惜此柳词非彼柳词啊!老鸨现在,已经双腿发软,要不是撑着柱子,怕她都跌坐在地上了。
这里但是青楼啊,青楼里不该该放的是效白锦缠头,做靡靡之音,然后轻歌曼舞的么?李行首俄然这么豪宕的歌颂,把这些秀才都吓到了好吗!
焚香过后,李行首开端举起柔荑,悄悄地在琴面上一拂。便是一阵音传出,那些秀才们都听得如痴如醉。殊不知,这只是李行首在试音罢了,都还没正式开端弹奏。
可惜,李行首的前提,他们却没有几个能达到的――因为听完曲子,需求本身赋写诗词,这些大族子那里会写啊?就算找了枪手来,质量也只是下下罢了,底子入不了李行首的法眼。
固然宋人重文轻武,但是也是好脸面的。现在,看到一个青楼女子都比他们还要刚烈,他们就挂不住脸了,一个个冷静地起家,分开了和乐楼。因为他们晓得,他们写不出如许的诗词来,留在这里,不过是徒增笑柄罢了。
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再感慨,另一首曲子又响起来了。
没想到,李行首这么一弹一唱,就停不下来了。
这首曲子,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是此时的“风行曲”。比起“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柳永,苏轼在乐坊的着名度稍有不如。毕竟苏轼是豪宕派的,而柳永是婉约派的。要晓得柳永最顶峰的时候但是“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苏轼的新词固然也风行,但大多是在读书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