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清帝王权谋那点事》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五)、一代酷君――清世宗雍正[第2页/共4页]

1、平生小传

出世日期及地点:1678年,康熙十六年

3)、设军机处

秉承干系:圣祖第四子

陵墓称呼:泰陵

灭亡日期及地点:1735年,雍正十三年 圆明园

陵寝地点地:河北,易县

清世宗雍正(宪)天子(1677年—1735年),是康熙天子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康熙十六年,卒于雍正十三年,身后葬于清西陵中的泰陵。雍正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皇后乌拉那拉氏为元妃,初婚妃耦佟佳氏。

雍正在位13年,对清廷机构和吏治,做了一系列鼎新。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施改土归流、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轨制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在出兵青海,安定罗卜藏丹津兵变后,为进步军务效力,在离养心殿百步之遥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更是铸就了因循至清末的帝后独揽军政要务的集权形式。有鉴于康熙朝诸皇子争储位的惨痛经验,雍正创建奥妙建储制,即将已选定的储君姓名,写好密藏匣内,再置于乾清宫“正大光亮”匾后,以备不测。这一轨制,有助于今后乾嘉道咸几朝皇权的顺利过渡。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传闻胤禛因科学羽士,服用丹丸过分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宪天子”。葬河北易县清西陵“泰陵”。

3、武功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隆冬,在一片流言四起,萧杀可骇的氛围中,康熙天子第四子胤禛登上了皇位。

生子:10

名讳:爱新觉罗.胤祯

6)、拔除贱籍

雍正创设军机处,作为帮助天子决策与行政的机构。地点在紫禁城隆宗门内北侧。军机大臣没有定员,少则二人,多则九人。首要职掌:每日晋见天子,商承措置军政要务,以面奉谕旨名义,对各部分、各处所公布唆使;面奉谕旨,草拟公文,由朝廷直接寄发,称为“廷寄”,封函标明“某处某官开拆”字样,由兵部捷报处发送;誊写保存公文,就是将天子批阅的奏折,誊写副本,称为“录副奏折”。这项办法使大量档案得以保存。在清初,首要的军政机构有三个:一是议政处,二是内阁,三是军机《雍正帝朱批奏折》奏折制简化了文牍手续,具有必然的主动意义。处。议政处源自关外,大部由王公贵族构成,称议政大臣,参画秘密。后设内三院,即厥后的内阁。军务归议政处,政务归内阁。议政处的权力逐步减弱,到乾隆朝撤消。内阁,仿明朝轨制,逐步架空议政处于机务以外。而军机处建立后,军政要务归军机处,普通政务归内阁。军机处权力远在内阁之上,大学士的权力为军机大臣所分,逐步架空内阁于机务以外。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才有必然实权。内阁宰相,徒有浮名。军机处的建立,标记取皇权独裁走向极度。明朝内阁对皇权有必然的限定,如诏令由内阁草拟、经内中间发,阁臣对诏令有权封驳。但是军机处建立以后,解除了王公贵族,也解除了内阁大臣。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天子乾纲专断——既不容天子大权旁落,也不准属臣禁止旨意。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