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勤政无为――清文宗咸丰[第1页/共6页]
1859年6月24日晚,侵犯军炸断拦河大铁链两根。25日,英国舰队司令率10余艘战 舰、炮艇突袭大沽炮台。此时大沽炮台经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清算,加强了兵力, 改良了兵器设备。面对侵犯军的蛮横打击,守军抖擞反击,苦战一日夜,击沉、击伤英法兵舰10余艘,毙伤侵犯军600余人,英国舰队司令何伯也受重伤。联军受此挫败,狼狈逃出大沽口。
咸丰帝奕詝,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道光于1850年正月丙午日病身后,他于同月已未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丰”。
10月13日,联军占有安宁门,北京沦陷。10月24日,中英《北京条约》签订;25日,中法《北京条约》签订;11月14日,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割占中国国土40万平方千米。至此,第二次鸦片战役结束。中国再次丧失了大量主权和国土,向半殖民隧门路又进步了一步。此中,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答应本国人前去本地布道,都使中国的社会冲突更趋激化。
1857年10月,额尔金和葛罗率舰前后达到香港。11月,美国公使列卫廉、俄国公使 普提雅廷也赶到香港与英法公使会晤,支撑英法的行动。12月,英法联军5000多人编组 集结结束。额尔金、葛罗在27日向叶名琛收回通牒,限48小时内让城。叶名琛觉得英、 法是虚张阵容,不作防备筹办。12月28日,联军炮轰广州,并登岸攻城。29日,广州沦陷,叶名琛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达,1859年病死于囚所。
庙号:文宗
二说:欲立奕而改立奕詝。传说道光天子宠嬖奕的生母孝静皇贵妃,以是曾写好谕旨,要立奕。但誊写时被寺人窥见,最后一笔特别长,猜想写的是“”字,而不是“詝”字。这件事传了出去,道光帝很不欢畅,便改立为奕詝。
奕詝生母过世后,受静贵妃抚养。静贵妃,姓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郎阿之女。她初为静朱紫,后晋为贵妃。静贵妃生有三个儿子:皇二子奕纲、皇三子奕继和皇六子奕。前面说过,奕纲和奕继已死,静贵妃膝下只要皇六子奕。奕比奕詝小一岁。静贵妃便将落空生母的奕詝收在膝下抚养。奕詝贡献静贵妃如同生母,视奕如同胞弟。而同奕争夺皇储最有力者,就是他视作同胞的皇六弟奕。
咸丰四年(1854年),英国借口《望厦条约》中有12年能够修约的规定,援引片面最惠国条目,要求全面点窜《南京条约》,以进一步扩大鸦片战役中所获得的权益,获得法国、美国的支撑。清当局回绝了“修约”的要求。英、法、美未达目标,叫唤要诉诸武力。但当时英、法正与俄国停止克里米亚战役,有力在中国斥地新的疆场,美国也因海内局势不稳,不成能策动侵华战役,“修约”题目便临时搁置起来。咸丰六年(1856年),美国借口《望厦条约》届满12年,要求全面点窜条约,获得英法的支撑。清当局再次回绝了这一要求。英国以为,只要采纳强大的军事压力,才气从中国获得更多的权益。因而,英、法两国各自寻觅策动对华战役的借口。
2)、错定辅臣
英、法联军占据广州后,四国公使纠结北上。1858年4月,四国公使在白河口外会 齐,24日即别离照会清当局,要求派全权大臣在北京或天津停止构和。英、法公使限定 6天内答复其要求,不然将采纳军事行动。美、俄公使佯装调剂,劝清当局从速构和。 清当局不能精确判定英、法下一步的行动,又希冀美、俄补救,既不作当真的战役筹办, 又没有同侵犯军作战的决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