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清帝王权谋那点事》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二)、乱世枭雄――清太宗皇太极[第3页/共4页]

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皇太极命二大贝勒阿敏等率军东征朝鲜。阿敏率领雄师,过鸭绿江,占据平壤。三月,两边在江华岛杀白马、黑牛,焚香、盟誓,定下“兄弟之盟”。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大典时,朝鲜使臣拒不膜拜,两边撕扯,仍不平服。皇太极以为:这是朝鲜国王尽忠明朝、对清不从的表示。十仲春,皇太极以此为借口,第二次对朝鲜用兵。皇太极亲身率领清军渡鸭绿江,前锋直指王京汉城。朝鲜国王李倧逃到南汉山城。皇太极也率军到南汉山城驻营。第二年正月,李请降,奉清国正朔,向清帝朝贡。皇太极在汉江东岸三田渡设坛,停止受降典礼,建立了清同朝鲜的“君臣之盟”。皇太极两次用兵朝鲜,达到一石三鸟的目标—— 一是窜改了朝鲜盘桓于明朝和清朝之间的态度,二是获得了来自朝鲜充沛的物质供应,三是消弭了南攻明朝的东顾之忧。

秉承干系:太祖第八子

生女:6

2、武功

1)、厘正和鼎新。努尔哈赤驾崩之前,因为对泛博汉族降民采纳高压政策,乃至频频产生汉人抵挡事件,满汉民族冲突非常狠恶。皇太极对此做了更张:他严格制止满族官员私行讹诈汉人财物,违者从严惩办;停止构筑城廊及边墙工程,减少汉人承担,使其有更多的时候耕耘出产;畴前汉人每十三名壮了编为一庄,分给满官为奴。重新改成每名满族备御只给壮丁八人、牛二头,其他的汉人编为民户 ,由汉官办理,不与满人杂处。这些办法开端减缓了民族冲突。社会趋于安宁。

年号:天聪,崇德

3)、雄师西进,三征蒙古

皇太极向北用兵,兵锋直指黑龙江上游、中游和下流地区。皇太极的战略是:“慑之以兵,怀之以德。”达斡尔头人巴尔达齐居住在精奇里江(今结雅河)多科屯。皇太极将宗室女儿嫁给巴尔达齐,他成了皇太极的额驸(驸马,侄半子)。不久,索伦部的很多首级接踵到沈阳朝贡,表示归顺。崇德年间,皇太极两次出兵索伦,征讨博穆博果尔。两边在黑龙江上游雅克萨(今俄罗斯阿尔巴津)、呼玛尔(今呼玛)等地遭受,颠末苦战,清军得胜,但丧失很大。博穆博果尔率余部北逃。皇太极采取“声南击北”的战略,预先埋伏蒙古马队截其逃路,将率众逃到齐洛台(今俄罗斯赤塔)的博穆博果尔擒获。皇太极征抚并用,以抚为主,终究使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至鄂霍次克海的广漠地区归属于清朝的统治。

灭亡日期及地点:1643年,崇德八年

陵寝地点地:沈阳

出世日期及地点: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

清崇德七年(1642)十月,皇太极又命阿巴泰等在皇太极生前最后一次入关攻明,兵分两路入长城,共会于蓟州,直抵山东兖州而还,攻破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杀明宗室鲁王,俘获群众三十六万余口、牲口五十万头。次年(1643年)四月,阿巴泰等始率军经通州缓缓班师。清兵南北来回,明朝诸军皆尾随厥后,始终未敢一战。

伴跟着女真族同一战役的刀光剑影,皇太极逐步长大。父亲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影响,艰苦卓绝的战役环境的熏陶,培养了皇太极刚毅固执的脾气,并且过早地成熟起来。他十几岁时,父亲因出征将家政拜托他摒挡,皇太极不消指导即能把事情办得大小得体。表示出他过人的才气。成为其父得力的助手。大金建国后,皇太极与其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被立为“四大贝勒”,皇太极本身把握正白、镶白两旗。参予国度严峻决策的议定及国度政务的办理,深得努尔哈赤信赖。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