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清帝王权谋那点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5、顺治为什么要净发出家[第1页/共4页]

董鄂妃的归天,令顺治帝非常难过。在《清世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九记录,归天的当天,顺治帝传谕,亲王以下,满汉四品官员以上,公主、王妃以下命妇等人,全数堆积到景运门哭临,这就是全数的皇亲国戚了。而移送梓宫的时候,这些人又必须伴同护送。卷一百四十记录,顺治帝为董鄂妃的归天辍朝五天,穿了十二天的丧服,朝廷官员和命妇们为此穿的丧服,直到二十七天赋被答应脱下。卷一百四十二记录,到了百日祭奠这天,又是诸王以下、文武官员以上、公主王妃以下、各官命妇以上,全数会合举哀。别的从他亲撰的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状》里我们能够看到,他借小小的笔端,用平常糊口串起了董鄂妃的良好操行,并倾泻了本身的绵绵爱意。如此分歧平常的晋升速率和如此分歧平常的礼遇,只申明,顺治深深爱着这位董鄂妃。但这位极度受宠的董鄂妃,因为记录她来到顺治身边的春秋是十八岁,就引发了先人对她入宫前的身份的猜想。因为根基观点是:她是不成能通过报选秀女这个普通渠道直接走近顺治的。清朝相干的法规限定,报选秀女的春秋是十三到十六岁。如果坦白不报,身为满族军官的她父亲,是要遵拍照干法规遭到惩罚的。以是,她如许的春秋,是从甚么渠道入宫的呢?最遍及的猜想演义,就是说,她是被掳献入宫的江南名妓董小宛。

而顺治入关后,因为其朝政被做摄政王的叔父多尔衮所把持,多尔衮对顺治的教诲,又采纳听任自流的态度,以是顺治的幼年和少年期间,像统统满族孩子一样,热情于骑马、射箭和围猎,对汉文明一片茫然。

不过,在关于顺治为甚么要净发削发这个题目上,董鄂妃在入宫前的身份是甚么并不首要,首要的是她在入宫后博得了顺治帝的豪情,并且她的死给了顺治帝以豪情上的重创,成为顺治萌发削发动机的一个直接契机。

据一些史学研讨册本阐述,董鄂妃在来到顺治帝身边之前,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老婆。她是在顺治十年(1653)十五岁时当选秀女,指配给了襄亲王,在第二年景婚。结婚时董鄂妃十六岁,襄亲王十三岁。这位生于清崇德五年(1641)名叫博穆博果尔的襄亲王,是皇太极的第十一个儿子,其母亲是懿靖贵妃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说,襄亲王是顺治帝的同父异母弟弟。如许,董鄂妃在来到顺治帝身边之前,就是顺治的弟妇了。

但是仅凭碑文石刻的记录,多少有些孤证,而《清世祖实录》等汉文的官方档案中,又没有顺治曾经在八年驾临景忠山的记录。中国第一汗青档案馆保存的清初内国史院满案牍卷上面记录,顺治八年十一月初七日(1651年12月19日),顺治帝与皇太后、皇后一起行猎,驻于河北遵化。初八日住在高家庄,并在这一天,去了娘娘庙,赏和尚海寿千两银子。比及从滦州回銮的途中,在十仲春初三(1652年1月13日),再次去了娘娘庙,“赐京宗山……南洞之和尚伯三银一百两”。这里,娘娘庙是碧霞元君殿的原称,海寿即该殿的主持法师,而“京宗山”就是“景忠山”,“伯三”就是“别山”,只是因为在将满文翻译成汉文时,地名、人名的翻译利用的是音译体例,因之所选的音译汉字分歧罢了。

董小宛,出世于明天启四年(1624)。这个出世时候,是按照她的丈夫冒襄写的记念文章《影梅庵忆语》推算的。冒襄,字辟疆,是明末清初的闻名文学家,与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一起,被并称为“明末四公子”,是名噪一时的人物。他的《影梅庵忆语》,写于小宛归天后。文中追思同小宛了解的时候,是明崇祯十二年(1639),这年小宛十六岁。如此推知,小宛应当是在明天启四年(1624)出世。而顺治帝则出世于清崇德二年(1637),这个观点就是,小宛要比顺治大十三四岁。冒襄记录小宛灭亡的时候,是顺治八年正月初二(1651年1月22日)。这一年,顺治帝方才十四岁,还没有到大婚的春秋。以是单从春秋和小宛归天的时候上推论,董鄂妃也不成能是董小宛。何况,在《影梅庵忆语》中,冒襄详细记录了为小宛赎身、一起回家后遭受的战乱流亡糊口,以及小宛最后病死的全过程。董小宛死去的地点,是江苏如皋叫“水绘园”的家中属于本身的那间屋子里——“影梅庵”。她的灭亡,还获得了当时一些闻名学士的见证。以是董鄂妃不成能是董小宛。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