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儒家回信[第2页/共2页]
来也仓促去也仓促,拜别扶苏时他只穿一身素衣,以发带束发,脸颊肥胖却精力奕奕,诉说着对来日的神驰,神驰边关糊口。
与其苦苦追随线索,不如守株待兔。
“还不知纸张可否像他所说,几文一张,如果有差池岂不是前功尽弃。”
公子世无双,描述嬴修远最为得当。
笑容稳定,但却饱含深意。
齐鲁三杰闻言微怔,未曾想夙来峻厉的师叔竟然会对嬴修远做出这么高的评价,这但是他们都未曾有的报酬,赞叹之余更多是感慨后生可畏。
衡量利弊后,信赖嬴修远才是不二之选。
论辈分荀子为长,此事由他来决计。
“与儒家合作,也就这位胆小包天的七公子能做的出来。”
瞥见后者并无退意,他干脆斟满茶水赐座。
扶苏已经算是奇葩,未曾想另有主动奉上门的嬴修远,但想到他提出的运营,面色顿时凝重起来,伏念见之,长叹口气。
不过就在扶苏要坐上马车时,帘俄然被翻开,一只手伸出指间夹着一张白纸,上面不知写了甚么东西。
“雨化田,摆设好宪章府,我不但愿今晚说话的时候有外人在场。”
面对齐鲁三杰的凝睇,上面却迟迟没有回应,直到一阵风吹动屋外的柳絮,它飘入墨中与其混为一体。
雷厉流行,直接将世族震慑力排众议创建科举制,并且主张让秀才教诲孩童识文认字,更是在不久前送来能代替竹简之物。
但坏就坏在,他们最早拿到,如果结果大失所望,那就真成笑柄了。
目睹这里的东西确切如雨化田所说,分毫不差,他摆了摆手。
“以是能和师叔说说,你究竟看出了甚么吗?”
比起与扶苏打交道,他更喜好和稳妥的蒙恬对话。
儒家怕只怕在呈现忽略,嬴修远信上承诺会优先供应给儒家,并且给出专属的斑斓以免混合,最大程度躲避那些弟子钻空子倒卖。
荀子高坐在上看着正端方站鄙人面的齐鲁三杰,手上是最新呈上来的动静,探子来报,在大秦朝堂的儒生全数被遣送到各地,卖力为黄口小儿蒙学。
这话倒也失实。
“平凡人说你中庸,我并不感觉,论才调横溢属张良为最,论运筹帷幄伏念胜之,但你倒是三人中走的最稳的。”
他举起中间的茶壶斟满茶水,看着上面浮起的叶如有所思,过了很久才发作声感慨。
……
“或答应以种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