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坐镇政事堂[第1页/共2页]
萧奕不由地高看了萧策一眼,老二也并非是一无是处,是李林甫手中的无能傀儡。
他这一番话说出来,萧奕也就不好持续揪着他不放,就算是持续拿着祖制来责问,恐怕也只会适得其反。
萧奕乃是天子亲口传出圣谕,传监国之权,又是大乾太子,是大乾的储君。
蔡瑾等人顿时对萧策感激涕零,二皇子仁义无双、圣明贤德,也不白费他们费经心机支撑。
乃至于萧奕的身形看起来,也更加高大。
先让群臣做事。
耿南秋再次躬身道:“喏。”
他只能是硬着头皮解释道:“大哥,父皇病重以后,朝会辍止,国事只能在政事堂商讨决策,不然,政事荒废、国朝不稳、民愤积怨,大乾必将面对更大内患。”
判定到让群臣都没能反应过来,就如许看着萧奕坐在那边,拿起奏章,然后商定国事。
群臣也都是不敢信赖地看着站在政事堂门口的萧奕,朝阳透过他洒进了大堂内。
“记着,不必过分恭敬,却也不能失了礼节。”
“鸿胪少卿安在?”
蔡瑾踌躇了一下,太子刚一来,就一个小小的上马威,这能够是来找费事的,这要如何应对?
蔡瑾咬紧牙关,沉声道:“回禀殿下,确有此事。”
“这时候一长,政事堂商讨决策国事也就习觉得常。大哥你昨夜才得监国之权,我等还未风俗过来,这才……。”
萧奕神采一冷,缓缓地问道:“如何,孤的话,你没听清,还是说,你不肯听?”
不愧是一个废料。
“另有,要刺探一下对方的企图。”
萧策固然为秦王,且也是天章阁大学士,但是他并未有参政议事之权。
萧策有些不解,这个任命看起来平平无奇。
此人也深得李林甫正视,三十六岁就已经是天章阁大学士、兵部侍郎、参知政事,已经相称因而副相级别了。
‘燕王萧政上奏,燕国长公主带使团入关,想要前来京师参议保定关一事,成心和大乾媾和……。’
萧奕背动手走进政事堂,一边走,一边问道:“为何不见李公相?”
而萧奕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手脚冰冷、又屈辱非常。
且另有一种强大的气场。
还是不拿?
“是想要谋反不成?!”
昨夜给本身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政事堂中倒是关乎于大乾国事的大事。
有人看向了蔡瑾,李公相不在,他这位参知政事也就算是政事堂中的首臣。
萧奕天然不成能现在就和李林甫掀桌子,因为他晓得本身并非是藏拙,手中并无多少权益,也没有本身的一个班底,具有很多支撑者,真如果和李林甫掀桌子,恐怕也只是斗的两败俱伤。
“把陕西路水灾的奏章拿来,孤要看一看。”萧奕措置完燕国使团一事,又持续道。
“是吗?”
“燕国长公主亲身带领使团前来京师,看起来是要参议媾和一事,恐怕……也不会那么简朴。”
萧奕点点头,直接坐在了萧策本来所坐着的长官上,拿起桌子上的奏章看起来。
看着萧奕那面无神采、听着他冰冷的语气,萧策顿时胆战心惊,接下去的话硬生生地被吓了归去。
“我问心无愧,大哥如果想要问责,只惩罚我一人便可。”
“燕国使团前来媾和,关乎大乾名誉,这欢迎之礼必然要合适礼法。”
他是监国太子,自当以国事为重。
原主每天被李秋雅引诱的五迷三道,对朝事漠不体贴,连政事堂中的这些群臣,也都是知之甚少,熟谙的竟然没几个。
他没说免礼,世人也只能是一向保持着躬身的姿式。
还把本身当作是之前的那位废料太子?
萧奕很直接,也很霸道地占有了政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