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17章 地球牌圆珠笔(求推荐、收藏)[第1页/共3页]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在停止第二次中亚探险时达到敦煌,在翻译蒋孝琬的帮部下,操纵王羽士的无知和对宗教信奉的虔诚,采纳棍骗手腕,骗得敦煌遗书24箱,运回英国。斯坦因的“收成”在西方当即引发震惊,盗宝者以“探险家”的名义纷至沓来。厥后,法、日、俄以及部分清廷官员也纷繁参与劫夺,多量敦煌遗书由此散落天下各地,最后剩下的十不存一。
“……我们一开端以6美圆发卖,就是走高价佳构线路卖给这些人。然后等过一段时候市场接管后,再出新的平价版让工人阶层接管。如此高低皆吃,皆大欢乐。归正洋人有的是钱,我们不赚白不赚,只是笔杆上做了一些雕镂,走佳构线路便能够把售价进步到10倍,这么好的事不干就是傻瓜,我们不消和他们客气。”
毕竟这又不是一两天就用完了,按照几天前的测试,一支笔普通利用约莫能够写6个月,是以均匀耗损是每年二支共12美圆。而一支圆珠笔的质料和制造本钱,不过才0。3元。
文德嗣正要分开,手腕上的通信器振动起来。
文德嗣笑道:“呵呵,对于美国普通的工人来讲,这个代价必定是高了。因为他们的年薪只要200~500美圆,而以这个代价,普通工人平时是不会舍得买的。但是,像当局官员、作家、西席、状师、消息从业者这些高薪阶层就不一样了,他们的采办力远比工人高的多,这个价对他们来讲只不过是一两天的薪水。”
“你就是王圆箓?”文德嗣看着阿谁老羽士,顺口问道。
以后,他向数位官员陈述,又给清宫的老佛爷写了秘报信。但是,终无成果。
若市场以富有阶层人丁的五成250万人计,又假定能卖到人手一支,每人每年二支,一年统共耗损500万支。如许就是3000万美圆的年发卖额,扣除质料、人为、运输、店铺、告白等支出,年净利约莫是在2700万美圆摆布。此时美圆对银元的比例是1:1。96,2700万美圆换算成银元,就是5292万银元。
……………………………………………………………………
而美国有多少工人?现在应当在1500~2000万之间。他们的耗损量比较少,能够一年才用一支。以是对他们而言年耗损是3美圆,1~2天的薪水。如许的话,完整能够人手一只。利润就又是一个4500~6000万。当然因为代价比较低,纯利会比较少,但胜在量大。
都报春说道:“文总,这就是敦煌原看管羽士王圆箓等人,他们都是被麻醉后,用飞船送返来的,半小时前才让他们醒过来……”
文德嗣摇点头,说道:“你们没有犯甚么事,独一的题目是,你们发明了不得了的东西。为了制止这些东西被洋人盗走,就只好委曲你们在这里呆几年了。只要等我节制了敦煌地区,你们就自在了,想去哪儿都行……”
此时,内里正有几小我惶惑不安的坐着,此中有羽士打扮的一老一小,另有看起来是一家子的几个。铁门外站着几个荷枪实弹的卫兵。
………………………………………………………………
文德嗣点点头,走了出来。
他拿起一看,倒是派到西北去的都报春发来了通信要求。
他顿了顿,又一脸古怪的说道:“……文总,我们在途中碰到几个打算外的人,他们的交通东西,是一艘飞艇,我们发明时,已经在敦煌县南边的大沙山坠毁了,这几小我多数堕入半昏倒,复苏的那小我发明了正在撤离的我们,并向我呼救……为了制止保密,也把他们一起带了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