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翘首以盼[第2页/共2页]
大明人来挽救他们了!
一向到客岁,崇祯才任命户科给事中杜三策为册封正使,行人司行人杨抡为副使,筹办前去琉球册封。
其子孙后代读中国书,习中国字,说中国话,努力于保护和发扬以儒家思惟为代表的中汉文明,成为中汉文明在琉球的一大传播中间。
“对对,快引孤前去船埠!”尚丰道。
三十六姓后辈出类拔萃者,会前去大明学习读书,故对中汉文明比较精通。
当初琉球确切两次派使者向大明求援,乃至第二次,就是毛凤仪亲身去的,他在都城苦等了两个月,倒是天子的面都没见到!
岸上翼然有亭,扁曰‘迎恩’。陆延这队人浩浩大荡而来,尚丰带众官行五拜三叩首大礼。
五十艘战舰几近将那霸港封闭!
“我乃是琉球在番推行,为何拦着我?”
因为明朝不信赖萨摩节制下的琉球。
当今琉球王尚丰在万历四十八年即位,获得萨摩藩主岛津光久承认。但天启年间,数次请大明朝廷册封,都被回绝。
尚丰听闻这话,忐忑的心才算是落下!
至于萨摩军在琉球随便杀人,横征暴敛等罪过更是数不堪数!
毛凤仪作为闽人三十六姓能在现在的琉球混到现在还是有一把刷子的,刹时就明白了!
毛凤仪大喜:“琉球人盼望这天久已!我国国王听闻动静,感激涕零,亲身出城相迎!”
但当琉球百姓看到大明龙旗之时,一个个欢乐鼓励,乃至跪地痛哭!
返国后更是获得了琉球王的重用,或担负教席教书育人,或入朝为官。
陆涟道:“我家大人乃是应天巡抚,镇安伯陆延,收到琉球国求援信,这才率兵前来。”
这部分人,以及子孙后代,更加认同本身汉人的身份,天生就鄙夷倭人,又如何会与他们为伍!
毛凤仪、蔡坚等人是果断的反倭派,只因为他们在骨子里就是汉人。
无数百姓站在船埠上伸着脑袋了望!
“尔等说得都有事理,待孤考虑一番........”
明太祖感念琉球忠顺可嘉,特于洪武二十五年赐闽人善操舟者三十六姓以便来往,同时借此以行教养,这就是“闽人三十六姓”的由来。
四周的文武官员也是欢乐鼓励,总算能赶走萨摩藩了!
尚丰是真的感激涕零了,竟然当着文武官员的面,哭着抓住陆延的袖子哭诉日本和萨摩藩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