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和林之战!汉王亲自教学攻坚战![第2页/共2页]
听到这话,朱高煦一阵无语,说得仿佛没有了回回炮与灭夷大炮,大明王师就不能轻松攻陷这和林一样!
朱棣高坐在主位上面,身后站着朱瞻基朱瞻壑与朱瞻塙三个小崽子。
这能够已经是全部蒙古草原,最后的蒙军战力了!
当年成吉思汗分封诸王的时候,把四个弟弟分封在东边为东道诸王,四个儿子则分封在西边,为西道诸王。
朱高煦则带着一众勇猛大将,在沙盘上参议着如何攻城。
西道诸王自成体系,一个个地离开中心本身建立了广宽汗国,而东道诸王始终只是诸王,未能本身建国。
现在沙盘也变成了和林模样,能够完美摹拟出明军攻城破城的结果。
脱欢与阿鲁台仓促逃回和林后,便以蒙古大汗的名义马不断蹄地招兵买马,势要与明军一决胜负!
反观现在二人整合的和林兵力,统统大小部落全都抽调可出战懦夫,成果还不到五万人。
但是薛禄等大将顿时就不乐意了,这明显有着神兵利器不消,让全军将士拿命去拼杀攻城,这会被戳脊梁骨的啊!
但是脱欢阿鲁台等人,现在要面对的是大明永乐帝,与他那起码十万的精锐雄师,以及他靖难起家的骄兵悍将!
前车之鉴就在面前,又值明军兵力强大,对于脱欢阿鲁台等人而言,他们现在明智的挑选,应当是带着部落族人分开和林,向西避开势如破竹的明军!
只要他们舍得打,只要他们敢打,不但能获得充足的财产,并且能获得充足的地盘。
洪武五年,明太祖策动第二次北伐,阵容浩大地兵分三路,试图直扑残元都城和林,光复岭北,旨在完成汉唐所未完成的汗青功劳,永清蒙古大漠。
我等好歹也是天下皆知的靖难名将,大小战役打了不下百场,你汉王朱高煦竟然敢骂我们没脑筋?
当作吉思汗把他弟弟分封到东道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弟弟们几近没有甚么生长空间了,只能老诚恳实地做个宗王。
你说我们这些名将没脑筋?
先前擒拿大明太孙这个翻盘的最好机遇,却因为大明汉王的俄然插手,导致他们功亏一篑!
从漠南草原,被明军赶到了漠北,紧接着又从漠北被明军赶到了和林!
并且因为袭杀大明太孙一事,只怕大明天子已经暴怒,他们要面对的是一名携滔天肝火而来的大明天子!
啥?
岭北,和林。
西道诸王的封地环境则分歧,西道诸王有着广宽的拓展空间,他们能够一向往西边打,打到欧洲,打到西亚。
但是,就这么走了,被打得仓促崩溃,他们很不甘心啊!
没脑筋?
大明,真的具有了一名开疆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