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麻了!大明这些盐商狗大户![第2页/共2页]
“看似多花了些财帛,但倒是得了汉王一小我情,更何况这点财帛对他们而言,底子就是不值一提,这笔账对于面前这两个狗大户来讲,天然是算得明白的。”
朱高煦闻言一愣,随即没好气地解释道:“恂如啊,你只看到了表象,这第一个名额,不但是捐监的资格,更代表着一份情面。”
朱高煦耐烦解释道:“持续加价下去,前面的人还如何拍?那样只会得不偿失,这二人不但没有替我挣个开门红,反倒是坏了此次品鉴会,汉王的情面没了,反倒是会惹来汉王的肝火!”
朱高煦也看向此人,不由得有些惊诧。
听了这话,周忱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简朴来讲,就是把食盐的专卖权授给贩子,前提是由贩子承担运粮任务,让贩子们运粮到边陲,由封疆大吏发给盐引,然后再回到指定的盐场凭票买盐,以后再卖到指定的处所去,由此就产生了很多粮商、盐商。
闻听此言,朱高煦暴露了了然之色。
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比如面前这个王文显。
但徽州贩子都有一个特性,商而兼士,贾而好儒,以儒家文明来指导经商,成了独具特性的儒商。
山西是传统的产盐地,又靠近顺天府,紧邻蒙古草原,其北边驻守的军队较多,以是得天独厚的资本上风和地理上风。
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等徽州四宝的问世,更是完整打响了徽商的名誉。
自此,品鉴会七号地区,落入王文显手中。
世人见状,完整傻眼。
现在王文显与汪福光还在不竭竞价,只是当代价靠近二十万两时,两人加价的幅度都小了很多。
“非也,低价五万两起拍,现在已经加到了二十万两,整整翻了四倍!”
朱高煦搓了搓脸庞,恨恨谩骂道:“这些狗大户,真他娘的有钱!”
周忱见状倒是完整板滞了,因为他们整整分别了一百零八个地区!
提及晋商,就不得不提及一项大明朝的国政——开中法。
汪福光见状收起了笑容,不急不缓地喝道:“八万一千两!”
“八万两!”
一道霸气的声声响起,直接贬价一万两,引得世人侧目而视。
周忱闻言一愣,随即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果不其然,朱高煦话音刚落,王文显便直接加价到二十万两,而汪福光踌躇半晌后,判定挑选了放弃。
王文显话音未落,只见又有一人霸气开口。
这些晋商紧紧抓住机遇,充分阐扬了运城的食盐、粮食和上党的丝绸、铁器的贸易代价,最着名的就是蒲州的王家和张家。
得,又他娘的是个盐商狗大户,不过属于徽商那一帮。
“某出七万两!”
就连朱高煦都有些惊奇,这么大手笔,此人谁啊,土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