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69章 丝绸卖不动了[第1页/共2页]

三千斤盐不是小数字,用两辆马车拉返来,那马都累得吐沫子,东西满满铛铛摆在库房,王半城内心才好受点,他终究认识到,这钱换得很值。

“换钱啊,你不换点啊,不换钱买不了东西啊。”

走了几十丈两人浑身是汗。

未几时屋子里大部分人都走掉,王半城转头问问柜台里的员工,金银是如何兑换的?

“我又不傻,这些东西送到内里,说不定还能涨涨价。”

歇够了两人就往前面挤,历经千难万险终究挤进布铺。

颠末谈天,王半城才晓得,这几个铺子全数只收三种钱,金币、银币、铜钱。

王半城气得直颤抖,“这两枚金币才值一两金,你竟然跑去换了五两,你这个败家子,老子明天非得打死你不成!”

整块的金银人家压根不要,宁肯不做买卖也不收。

两人顿时感觉轻松很多,这时他们看到了几个熟人,都是丝绸商,一群人相互聊起来。

王半城去拜访其他几位老朋友,发明他们也都穿戴改进款的汉服,他们的丝绸也不大好卖,不过大师都不当回事,江浙地带本来就引领潮流,轻易接管新事物。

大明银行全数利用砖石布局,墙非常厚,想打通都比较难。

但是王半城也发明了不好的事。

富人更是豪放,有人拿两枚金币,直接买了两千斤,好家伙这够一家人吃上一两年了。

阿谁砸不烂的钢化玻璃,就让王半城非常心动,但何如这玩意实在太贵,他舍不得。

王半城蹭地坐起来,望着儿子怒道:“你换了多少金银币?”

问了下代价,这里的东西物美价廉,比如玻璃,比内里只略微贵了点,但品相很好。

正说着他们瞧见周员外带着仆人背着大包东西,在内里挤着。几人大声叫两句,周员外完整没听到,大师才作罢。

但是畴昔一个月后,北方产生了一件违约事件,让王半城的信心遭到庞大打击。

王半城看了看,也想买点,可一问跟其他铺子一样,都需求金银铜三种钱,直接给金属块,人家压根不收。他想找人换点,可题目是比银行那边贵很多。

看着是贵了点,但这袋子是牛皮纸,不透水,光这袋子就很值钱。

乃至另有包装好的,十二文一袋。

实在是人太多,摩肩擦踵,王公贵族、士子贩子全都往这边涌。

但在北方的泛博地区,以及朝鲜倭国的富人阶层,丝绸还是是身份的意味。

“不就是盐布吗?”

王半城也以为本身多想,并不是大事,“呵呵,还是心放肚子里吧。”

几人都是如此说辞。

统统金银必须在大明银行里换成金银币才成,固然被收了点手续费,但无伤风雅。

王思农嘿嘿一笑,“未几,不过五两金子。”

这那里是甚么布铺,清楚就是个杂货铺。

四周货架上摆满了,玻璃、乃至另有钢铁制作而成的耕具。

王半城见大明银行里人比较少,因而道:“我们出来看看,顺带歇歇脚。”

李大长没答复,他的头发散了,气喘吁吁。

正歇着的他,王思农俄然来了,手里拎着布、盐另有北平府出产出的别致玩意,喜洋洋道:“爹,看我买了很多好东西。”

“多啦,那布铺说是布铺,实在内里另有珐琅缸,珐琅盆、番笕、香水,乃至另有烈酒,人家底子不收金银。”

王思农一边闪躲,一边举着盐布道:“爹爹,别打别打,我买了三千斤盐,一百余匹布。

“王员外,您先在这儿歇着,我得从速去买东西了,去晚了怕是没有了。”

另有这防风灯、玻璃杯,另有两块钢化玻璃,转头我们能够放在自家柜台上啊。

他们家里因为有了一百多匹布,以是给大师都做了衣服,还做了好几身,棉布做成的衣服固然没有那么标致,但穿身上格外舒畅。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