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风雨雨来(上)[第2页/共2页]
正欲出言调侃两句,便见得骑士自怀中取出一枚堪合,随便的在世人面前晃了晃,口中念念有词:"抚宁侯府谴使拜见魏国公府。"
此时天气已是暗沉,一名风尘仆仆的骑士俄然呈现在金陵城外,操着一口流利的官话,令得在城门外当值的守城士卒直皱眉头。
"江南美人地,金陵帝王州。"
早在万历二十三年的时候,他便子承父业,袭爵魏国公,佥书南京军府,更于三十五年的时候担负南京守备,率领南直隶十万京营。
固然已是年近五旬,但因为保养极好的原因,脸上倒是看不出半点衰老之色,共同着其身上的长衫,任谁也想不到这位便提督全部南直隶大营的"军将"。
"嗯,走吧。"
愣神的工夫,便见得魏国公府的大管家去而复返,在周遭下人畏敬的眼神中,行至徐宏基身边,规端方矩的躬身禀报。
天子又如何?
反观他徐宏基,在金陵城中说一不二,就连城中那些"养老"的六部官员都要对他言听计从,这是多么的舒畅欢愉?
推恩令?
这是从哪来的"北蛮子"?
城门外顿时一片哗然,脸上挂着轻视之色的守城士卒赶紧咽了几口唾沫,手忙脚乱的接过骑士递过的堪合,草草的看了一眼,便是毕恭毕敬的将其递了返来。
"切,奇异甚么!"
作为大明的勋贵之首,魏国公府天然坐落在金陵城中最为繁华的地带,即便是间隔大明天子的"行宫"也不过半炷香的路程。
早在战国期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自此便有了金陵之名,三国期间吴大帝孙权又在此定都,金陵城今后崛起,成为中汉文明的首要发源地。
作为汗青上,多个南边政权的都城,金陵城堆积了南边要地精华,待到本朝太祖朱元璋于此地建国称帝以后,更是数次补葺城垣,令得本就范围绚丽的金陵城愈发宏伟。
一念至此,在场的几名流卒都是面露畏敬之色,自从太祖于此地建国称帝起,魏国公府便是大明勋贵之首。
只是不年不节,北都城中的抚宁侯为何会谴派使者来拜见魏国公呢?瞧那骑士"势单力薄"的模样,也不像是送礼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