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朝会(下)[第1页/共2页]
"吏部尚书周应秋卖官分贿,证据确实,交由三法司会审。"
见得李国普亲身了局,本是有所颓势的东林官员纷繁下认识的握紧了拳头,眼眸深处出现着一抹猖獗;而好不轻易才鼓起些许斗志的"阉党"官员倒是如丧考妣,难不成局势已去?
千万没想到,李国普既没有方向东林对阉党赶尽扑灭,也没有为阉党仗义执言,而是挑选做了"帝党"。
合法殿中众臣一时无语的时候,天子清冷的声音再度于御座之上响起,引得低头沮丧的世人不由自主的昂首,脸上出现着惊奇之色。
见状,鸿胪寺官员顾不得心中掀起的滔天骇浪,忙是大喊:"本日事毕。"
不管次辅施鳯来态度如何,其毕竟是内阁首辅,身份高贵,平常御史言官可没有资格与其"针锋相对",现在只能希冀这位一贯以"忠诚"著称的阁臣了。
固然李国普并非出身"东林",但无疑也与"东林党"有着千丝万缕的干系,更首要的是,即便在魏忠贤权欲熏天的时候,这位阁臣也曾频频违背他的志愿,乃至公开驳斥。
天子此举何意?
届时,不知有多少人会借着这个当口解除异己,谋取私利。
自天子继位以来,他位于长安大街的府邸便是人满为患,每日前来拜见他的官员不知多少,但这些人的目标倒是非常同一,但愿能够压服他这位阁臣一同"拨乱归正"。
"至于魏忠贤..."
与锦衣卫批示使田尔耕一样,这几名大寺人也是魏忠贤的虎伥,在宫中权势仅次于魏忠贤。
悄悄的点了点头,环顾众臣:"李卿所言不差,现在我大明内忧内乱不竭,还请诸位卿家经心做事。"
"念在服侍先帝多年的份上,给先帝守墓去吧。"
万历三十五年,年仅二十二岁的李国普进士落第,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身份,并获得了时任内阁首辅叶向高的赏识,继而于万历四十年调任太子府的属官右春坊,与战战兢兢的太子朱常洛有了更多的打仗。
闻言,本就因为连续串变故而导致心力交瘁的众臣更是瞠目结舌,只感觉嘴唇有些干与。
特别是想到正在星夜兼程赶赴京师的三名老臣,李国普望向天子的眼神便是愈发畏敬。
不管如何,他都要给这些满脸不忿的官员一个交代,至于这些人是否会对这个交代对劲,便不再他的考虑当中了。
一向端坐在御座之上的朱由检闻言脸上也是暴露了一抹讶色,许是没有推测李国普这位"直臣"竟会作此决策。
那锦衣卫自建立之处,便是"天子鹰犬",只尽忠天子一人,现任锦衣卫批示使田尔耕更是魏忠贤的亲信虎伥。
错愕了少量,目瞪口呆的司礼监秉笔寺人王承恩方才反应了过来,忙不迭的冲着身边的天子躬身应是。
模糊约约间,殿中的氛围出现了一抹尿骚味...
在李国普看来,少年天子的手腕即便是与御极四十八年的神宗天子比拟也是相差不大了。
约莫过了几个呼吸的工夫,大殿中再度哗然,大家脸上皆是出现着惊诧之色,好一个"忠诚"的李国普。
东林官员眼眸中出现的猖獗刹时消逝,一败涂地!
对外,起复前兵部尚书王在晋坐镇京师,户部左侍郎毕自严入内部,执掌财务大权,登莱巡抚袁可立当重回登莱,掣肘建州女真。
像是想到了甚么似的,御座之上的天子又悠悠说道:"司礼监秉笔寺人李永贞,李朝钦,王体乾肆意妄为,多有犯警之事。"
李国普的话恰好说到了他的内心当中,现在的大明已然经不起折腾了,他不会,也不准"党争"复兴。
对内,自南直隶召回浅邸期间的旧人,执掌御马监提督,把握禁军腾骧四卫,与东厂提督寺人魏忠贤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