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东林发力[第2页/共2页]
毕竟是司礼监秉笔寺人,固然权势及耳目远远没法与昔日的"九千岁"比拟,但他多少也听到了些许风声,近些天京师当中对于天子的苛责究竟有多么不堪入耳。
"陛下,这些奏本?"
闻言,王放心中便是一惊,崔呈秀但是魏忠贤的铁杆亲信,乃是"阉党五虎"之首,天子如此之举,莫不是在开释某种政治信号?
王承恩没有推测,天子连这等"隐蔽"的动静都晓得。
因为朱由检继位,继而"鸡犬升天"的司礼监秉笔寺人王承恩也是眉头舒展,目睹得天子迟迟没有反应,终因而蹑手蹑脚的俯下身子,将被天子丢置在地摊上的奏本一一捡起,搁置在案牍上,免得惊扰了魂不守舍的大明天子。
盯着面前如同小山普通堆积的奏本,案牍以后的朱由检终是悄悄一叹,朝着身边的亲信寺人叮咛道:"大伴。"
...
独一令他感到不测的便是,包含首辅黄立极在内的四位阁臣始终倒是无动于衷,即便是一贯以"忠诚","切谏"著称的李国普也是没有半点动静。
听得此话,王承恩心中便是一惊,但也只得无可何如的点了点头,持续留中不发只是权宜之计,只怕外朝关于天子"怠政"的声音会越来越大。
他清楚的记得,先帝垂死之际,曾亲口对着众臣叮咛:"吾弟,当为尧舜。"
特别是跟着深宫当中的天子无动于衷,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也没有半点行动以后,这类趋势便是愈演愈烈,乃至影响到了京中署衙的普通办差。
一时之间,朝中民气惶惑,"阉党"大家自危,而"东林党"则是精力抖擞,大有规复昔日"众正盈朝"的趋势。
少年天子的眼神有些阴冷,一字一句的说道,难怪"后代"有很多人以为"东林误国",这些一门心机惟着解除异己的朝臣,整天以"大明忠臣"自夸,但却连为臣的本分都忘了。
这几天,本是有所收敛的六道言官们卷土重来,弹劾"阉党"的奏本如雪花普通涌进乾清宫暖阁当中。
"阉党"成员遍及全部大明朝野,毫不成"一视同仁"。
如若说这些六道言官的奏本只是"小打小闹",那么三天前始于"阉党"的内哄便是完整扑灭了"清除朝野"的飞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