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金龙玉简[第2页/共2页]
钱子俊道:“王要俭,王要俭。这个名字成心机,是你父母但愿你能俭以养德吗?”
二人正要顺着原路去骑毛驴回城用饭,这时李飞白看到庙门右边有张桌子,上边文房四宝俱全,有位少女正垂首绘画,中间摆着一叠画好的画。画前垂着一张白纸,上边写着“每幅十文,概不还价。”八个字。字体清秀,甚是都雅。
那名胥吏道:“也不算是!小的是工房的一名书吏,前来查抄庙中修建,看有甚么处所需求修补。”
李飞白确切在想事。他记得,本身未穿越之前,有一次这个水池子清淤,从里边发明数枚宋朝投放的金龙玉简。这还是在清朝毁灭以后,人们不再封建科学,济渎庙很长时候没有专人办理,不知有多少人在这个水池子里洗过澡,摸过鱼,竟然还能发明古物!可想而知,大明之前数个朝代不知往这个水池子里投放过多少金龙玉简。
那名胥吏道:“名字是祖父给小的起的,正如大人所说,他但愿小的俭以养德。”
钱子俊让那名胥吏起来,道:“你是这家庙的管事?”
钱子俊伸食指在唇间“嘘”了一声,道:“我能出来转转吗?”
再往前,尽是呼喊叫卖的小商贩,把路堵的严严实实。
钱子俊道:“难怪如此细弱,本来快千年之龄,只怕已成了精。我们也拜上一拜吧!”说话间双手合什,冲古柏拜了拜。
钱子俊先还饶有兴趣的去看地摊上的杂货,看了一会晤每个摊位上卖的大同小异便没了兴趣,提意去庙里看看。二人来到庙前,只见庙门紧闭,叩了半天门,才有一个门子过来开门,朝两人高低打量了一眼,道:“古刹重地,闲人不得擅入。”
济源虽是怀庆府辖下的一个小县,可济源的庙会却远近闻名。不但济源本地人逢五会去赶庙会,就是怀庆府的别的县,乃至河南府的人也会来赶庙会。不为别的,只因济源这个庙太着名了!
由此可见,唐时济渎庙已盛名在外,历经数百年而不衰。只是到了大明朝,因永乐帝定都北平,实在是离得太远,这才不来祭拜。济渎庙从当时开端式微,没有之前昌隆,不过逢五必会的风俗倒是保存了下来。
钱子俊道:“把你们管事的叫来。”
钱子俊笑道:“你不说就算了!”
这些动机如何能跟钱子俊说?李飞白只得嘴硬道:“真的没想甚么?”
来到两颗柏树之前,钱子俊还没见过这么大的柏树,叹道:“好大的古柏。”
不过,他也只是想想罢了,毕竟这些东西不见得有人买。就算玩保藏的要,他又不熟谙玩保藏,找不到人如何卖!他本来不信神,可自打穿越以后已有些信了,不然如何解释他的穿越?以是,跟神有关的东西还是莫打主张,万一神怒了,不是他的小身板能承担的。
钱子俊“哦”了一声,道:“你叫甚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