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重骑兵[第2页/共2页]
他拿着几张图纸看了好几遍,不住啧啧称奇,心中大为赞叹,本来这位年青的店主竟是位深藏不露的能工巧匠!
楚第立即反应过来,“这不是水碓吗?我故乡用这东西杵米。”
并且半身甲马队比棉甲马队的矫捷性更强!
朱琳渼让他扼要说了一下水碓的布局,点头道:“根基道理类似,但机器布局要更庞大些。就用铁场现成的水排轮做驱动力,我来画图纸。”
他将图纸交给楚第,先详细解释一番图纸上各种标记的含义,又大抵讲了这套水力锻机的道理。
朱琳渼立即想到了欧洲人进步板甲制造效力的体例,“用水力锻机,工匠只需求节制好锻打部位便可。”
“这一批剑共八百柄,”朱琳渼又道,“尽量在两个月以内造完。”
别的,板甲马队对战清军马队时也有着非常大的上风。
两名工头对视一眼,虽感觉有些困难,但还是点头应下。
朱琳渼又拿起纸笔,来回画了半天,但苦于绘画技术限定,始终没画出让他想要表达的东西。
“店主,如果制成平整的形状或许还行,”楚第为莫非,“但这弯曲折曲的形状,恐怕……”
以是最后他决定组建身着半身板甲,装备马队剑和簧轮手枪的重马队军队。
他估计有三台水力锻机,加上八九十名工匠,应当能在两三个月以内完成打算中的三百套半身板甲。
而二十米的间隔对马队来讲就是一眨眼的事。
板甲马队面对清戎服备的小口径火器有着极好防备结果。
楚第和熊忠拿起泥样来回察看,又相互切磋几句,都是眉头紧皱。
而用剑、矛进犯板甲时,因为板甲出众的团体布局强度,则必须用很大的力量加上比较垂直的角度才有能够形成伤害。
对于机器专业的朱琳渼来讲,一套简朴的水力曲轴连杆体系怎能够可贵住他。
固然听起来棉甲仿佛要比钢制板甲的重量轻,实在恰好相反。棉花压实了一点都不轻!一件标准的清军棉甲重量在三十到四十斤之间,而三毫米的半身板甲则只要二十五斤摆布,两毫米的更是只要不到二十斤。
但朱琳渼眼下却必然要将板甲制造出来。
他干脆让两位工头将本身带到制作泥范的处所,取了块拳头大的黏土,捏出一副盔甲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