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贼喊捉贼[第1页/共2页]
倒是随身照顾的干粮已耗损过半。他正筹划着是否要先在四周村舍抢些粮食,便有士卒来报,说在四周抓了个鬼鬼祟祟之人,思疑是明军探子。
曾皇后立即点头,抬手道:“传我懿旨,将郑森圈于府衙吏舍,没我答应不得擅离。”
常永年又道:“既然我们所图不异,何不与他合作,则大事必成!”
常永年做贼心虚,他刚和亲信商讨决定投降,要将清军放入城中,此时听郑胜利说了“放其出去”四个字,顿时眼皮一跳,颈后已排泄盗汗。只感觉郑胜利就是在暗指本身刚才密议之事。
若非寺人说常永年有事关太子殿下安危的要事相禀,她底子不会晤他。
“恰是如此。”
“那如何办?”常永年皱眉道,“莫非就看着他将献城之功抢去?”
常永年又提示道:“另有他那些亲随……”
“依部属判定,这郑森是想和我们争功。”
她变得烦躁起来,现在她统统的精力依托便全在太子身上,毫不答应他有任何差池,“常将军,那你说眼下要如何应对?”
努山迩来非常心烦,他得英亲王之命入汀州与杜尔德等人抢功,但一起跑至汀水边上,也没见甚么可抢之功。
“我们只是想偷偷摸摸将清军放进城来,取这献城献太子之功。而人家但是要光亮正大地行事,在统统人眼皮子底下把城献了。将军方才未依其计实乃高超。”
此番天子在往上杭的途中遇害,他总感觉是因为本身误传动静,使陈王直奔长汀而至。是以贰心中极其惭愧,只当是两人对本身另有思疑,因而便也不再对峙,又冷静带人于各城门查抄防务去了。
常永年又遵循马忠教他的持续道:“臣刚才细思,陈王本欲南下救驾,却阴差阳错地来了长汀,乃至……据臣所知,恰是郑森奉告陈王圣驾在长汀的。”
常永年大吃一惊,“难不成他也想投清?!”
常永年立即接道:“对对,黄阁老所言极是,死守便好。”说完,敏捷抹了把汗,仓促低头拜别。
曾皇后听到“太子”二字,立即变得警悟起来,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力量,竟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你所言当真?”
他下认识地退了一步,用力点头,“不、不可!这如何能够?”
“以部属之见,当是那郑森拿假动静予陈王,借陈王之口说出清军要来之事,他再佯装要设伏兵行献城之实,必无人生疑!”
常永年隔着幔布急道:“臣亦不敢断言。但眼下多事之秋,凡事不成不慎。
但天子的死使她的神经变得极其敏感,立即又想起隆武将郑胜利支走之事,定是因为那郑氏有题目。
马忠立即点头道:“千万不成!”
常永年就在等她这句话,当即揖道:“臣建议,宜先将郑森拘禁,待陈王返来以后再细细辩白。若其有诡,自在陈王措置。若无,再行欣喜便是。”
“那郑氏举族已降,此时陈王刚率主力分开长汀,郑森便俄然冒出要引敌入城之计。说是伏兵以击之,但若他事前奉告虏贼,或又在伏兵中做些手脚,届时这长汀城事小,我大明若再失太子……”
……
马忠却还是点头,“亦不成。待将军投诚以后,那郑芝龙必是您的下级,届时若让他查到蛛丝马迹,将军会有性命之忧。”
“对了,将军曾跟我说过,陈王临出城之前几次叮咛敌欲扮作明军骗城。他为何会有此一说?
马忠沉吟半晌,却摇了点头,“将军莫慌,我们行事谨慎,当不会为他所悉。若真的泄漏了风声,你我怎能还安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