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 御驾亲征[第1页/共2页]
左军亲卫举着藤牌,将左良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都讳饰好后,左良玉这才对着城头的朱大典摇摇一拱手,道:“朱公,好久不见!”
一个是初出茅庐,毫无疆场经历的年彼苍子,一个是与李闯,鞑子打了数十年硬仗的疆场老将。
两万新军,守城尚且还不必然守得住,还想出城野战,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身侧的亲卫刚补上空地,快如闪电的第二箭又到了,‘嗖’得一声,将那亲卫穿喉而过,亲卫惨叫一声,便倒地而亡。
朱大典正色道:“传言有误,必是小人从中教唆!今上并未曾薄待太子,已命有司以亲王尊位奉侍大内。先帝旧德不成忘,今上新恩亦不成负。所谓密谕不过是小人假造,哗众取宠之作,宁南侯现在以檄文行之,这是以国为仇啊!”
“此事本督略知一二,如何?”
应天府南京。
朱大典见左良玉终究卸去了假装,轻视一笑:“宁南侯深受国恩,却不能尽忠本朝,恬然为小人鹰犬,以清君侧之名行造反之实,人所蔑之,现在如何还能以豪杰时务之辞欺我等堂堂丈夫?”
出征前特地在南京大校场停止了昌大的阅兵典礼,只见朱由桦身穿戎装,骑着战马,在御营亲军的保护下检阅雄师,禁军们见到天子亲身督战,顿时士气大振,“万岁”之声连缀不断,此起彼伏。
“朱公可知南来太子之事?”
大明崇祯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九江之战发作之时,朱由桦亦在南京誓师,御驾亲征。
“活力足而老气少,士气可用,士气可用啊!”马士英站在天子身后,几次抚须,心中的担忧顿时少了几分。
在采石矶送别天子后,很多留守官员卸去了假装的笑容,心中五味杂陈,今上到底还是年青,真是太打动了!
等左良玉狼狈万分的逃回了中军阵地后,心下非常愤怒,因而拔出腰刀,悍然命令攻城……
其他几个亲卫还没来得及反应,第三箭又到了。‘嗖’得一声,此中一个的腿被射穿了,收回了惊天嚎叫。
万里晴空,刺眼的阳光晖映在长江上,反射着夺目标光芒,朱由桦顶盔贯甲,一身戎装,在张堂功,韩诚等大将的陪护下,站在御船的船面上,与云集在船埠上的百官挥手道别。
“宁南侯,别来无恙!”
左良玉辩驳道:“南都奸臣辈出,尤善栽赃谗谄,屈打成招,密诏一定是假。
不久后,左军阵中又奔出了十来骑,向东城而来,堪堪到了一箭以外后下得马来。
这一去恐怕不久后就要改朝换代了。
左良玉见状面色大变,再也不敢逗留原地,在残剩亲卫的保护下,回身上了马,扭头就跑。
阅兵典礼结束后,两万雄师如猛虎下山,在震耳的鼓声中开到了采石矶船埠。
在世人的大笑声中,阎应元悄悄收回了铁胎弓,感喟一声:“可惜了,让那无耻狗贼逃了,如果韩副戎在此定能一箭灭此朝食。”
朱由桦乘坐的御船是一条朱红彩漆装潢的八百料舰船,长约十七八丈,尾楼有三重,船首方井上方绘了一面虎头,将台上安了一门八磅红夷大炮,船舷两侧各有四门红夷大炮,船行敏捷安稳,不惧风波。起航后,朱由桦兴趣不减,振衣登上了船楼,了望身后的船队和船上的两万甲胄齐备的雄师。
左良玉闻言神采眉头大皱,决定不再和朱大典胶葛下去了,再让他说下去,己方的军心反到要摆荡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左良玉道:“太子一案,世人喧传蓟国公(吴三桂)送太子于史阁部,阁部又转送兴善寺。皇上遣韩、卢二老公前去识认,见即叩首,而马士英往视独觉得伪。又有人说旧东宫讲僚方拱干出感喟声,便获咎下狱……”言罢放声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