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之帝国再起》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077 清算国贼[第2页/共3页]

当年在那次活动中阮大铖就像一个过街老鼠,被东林和复社后辈们围着追打,他狼狈地逃到南京郊野,很长时候不敢再抛头露面,这给他形成了极大的精力创伤。但是当年那些摈除他的“君子君子”中有很多人成了汉奸、叛徒和卖民贼,成了极其光荣的贰臣,成了群众公敌。

跟着行动的敏捷展开,雷演祚、杨汝成、项煜、魏学廉、周钟等人前后被投入大狱,也有一部分东林叛徒如陈名夏、顾杲等人见机快,在社友的暗中庇护下,连夜乔装打扮,仓促地逃出南京,这些出逃的人怀着仇恨的表情一部分挑选北上投鞑,另有一部分人投入左良玉的大营中寻求庇护。

周钟是复社魁首,和魏学濂同年考中进士,但是周钟的成绩更好,高中榜眼,并被授庶吉人,庶吉人属于翰林院,品级不算高,却属于天子近侍,明朝有很多尚书和大学士都是庶吉人出身,能够看作是内阁辅臣的后备人才。北京沦亡后,此人先是认贼作父,以榜眼拜倒在举人牛金星门下,又遵循牛金星唆使,写了一篇《士见危致命论》,号令别人像他一样改换门庭,牛金星对这篇文章表示赞美,周钟沾沾自喜,逢人便夸“牛教员知遇”。

“唰”的一声,三十四柄厚背大刀一齐举起,在阳光的晖映下反射出刺目标亮芒。

他们穿戴黑字白底的囚衣,脚上套着铁链,缓缓爬动着走向法场中心。法场四周的百姓们鸦雀无声,他们第一次瞥见这么多穿戴囚衣的朝官大臣们,第一次瞥见疆场方阵普通的威武严整的刀斧手,每小我的心中既冲动又惊骇。那些东林复社出身的朝臣们再也没有了常日里的傲慢暴躁之气,个个低头沮丧,面色煞白。

除了史可程,复社的一群小白脸杨汝成、项煜、陈名夏等人也叛变投降过李闯,此中有很多人参与了当年摈除阮大铖的活动。

是以当南京的复社后辈们为他们那些不争气的社友的无耻行动痛心疾首,咬牙切齿的时候,阮大铖笑得暴露了后槽牙。疾风知劲草,板荡时识诚臣,在阮大铖看来,东林和复社的文豪和“君子君子”们关头时候的表示仿佛说了然两点:一是学问越大越无耻;二是以君子自居的常常是真小人。现在是揭开这些伪君子们的假装的时候了。

半晌以后,有御营军校快步走上高台,报导:“禀宪台大人,三十四名流犯全数验明正身,无一讹夺!”

包抄圈以内,三十余名精选的刀斧手红布包头,手执厚背大砍刀,整肃摆列。

中午三刻一到,阮大铖带着一丝复仇胜利的称心,狂笑着叮咛:“开端!”

法场外的万千公众大声唾骂着那些叛变的叛徒,尽皆鼓掌奖饰,大喊御史阮大人法律如山,乃当世包彼苍。一些没有叛变的东林复社后辈们,怀着庞大的表情,看着那些给他们丢尽了脸面的社友们。

条例规定:罪重者磔、斩,罪轻者绞、流,抄家。以下五种环境当处以斩刑:一是从贼一起攻打北京的;二是邀贼入京并为贼撰写文告的;三是担负伪顺三品以上官职的;四是统统降贼的督抚和总兵;五是统统主动助贼策划篡夺处所的翰林院官员和科道官。别的十一种从贼官将遭到较轻的惩办,主动自首的,将广大措置。为了搜捕叛徒,锦衣卫结合御营亲军,缇骑四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抓捕行动。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