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 忠义陈邦彦[第1页/共2页]
黎遂球叹了口气:“唉,弟只恐到时候天子和诸位大臣不肯听你的啊!”
建奴号称金国后嗣,称帝建国已久,兵强马壮,实乃海东第一强国。旬月前一片石之战,闯贼十几万精锐败于其铁骑之下,足可见其兵势之强。
“锻造三百门斑鸠铳所耗银钱不小,你哪来这么多现银?”陈邦彦有些迷惑的道。
陈邦彦颔了点头,慎重的道:“放心吧,为兄必然将这些军器送到火线将士手中。”
“令斌兄非两榜出身,弟怕你到了那边会报国无门啊!”
②黎遂球:字美周,岭南前三家之一,爱国主义墨客,抱负主义者,甲申之变后,小福王在南都建朝弘光,国难之际,黎闻讯后即变卖田产,出资制造了斑鸠铳三百门送往南京,援助军队,隆武二年蒲月,清军攻入赣州,他率数百义兵与之巷战,身中三箭而死,弟遂洪同殉节。是明朝版的爱国主义抱负者。这里剑客特地把他的事迹揭示给读者朋友们。
杯因惜别兼贤圣,策为忧时杂管韩。燕石自惭仍跃冶,返来休笑旧儒冠!
蒲月初的广州气候已经非常酷热了,贩子上的行人大多穿戴短打笠衫。在城中鼓楼四周有一间名为‘阅海’的大酒楼,楼高四层,约五丈,分前后两座,摆布为楼廊。坐在四层顶端能够直接看到南城外波澜壮阔的大海,端得是好风水。
PS:剑客这一周急需保举票,求保举支撑!
黎遂球哈哈一笑,道:“承蒙祖上恩泽,留下数百亩薄田,现在时逢国难,恰好济用了。”
“这也是为兄为何要立马解缆去南京的启事了。”
陈邦彦自从十八岁中了秀才后,一向屡试不第,到如本年逾不惑了仍旧是个生员,连个举人的功名都没考上,黎遂球清楚他的家底,故而有些担忧的道。
由南京诸生首倡的“借虏平寇”之策,跟着塘马,海船很快传到了大江南北,近到江北,远至岭南,士绅们都兴趣勃勃的议论着这件事。
明天,陈邦彦和黎遂球两人也来到了这里。
陈邦彦手抚髯毛,慨然说道:“现在北都沦亡,烈皇煤山就义,我皇明只剩江南半壁,情势已危如累卵,此国难之际,犹不思报国者,非丈夫也!”
雅间中,两厢分座,位于上首的黎遂球轻咳一声,道:“令斌兄,你真的要去南京吗?”
“说得好!”黎遂球抚掌而叹:“冷斌兄且稍缓几日,弟特地在佛山订造的三百门斑鸠铳已差未几铸好了,到时候弟派人把斑鸠铳运到令斌兄北上的海舶上随你一起北上。”
两榜:明清时的科举测验,称考取举人的榜为乙榜,考取进士的榜为甲榜,甲乙榜合起来就叫两榜。在明清,一半只要举人以上的功名才有资格仕进,特别期间特别环境除外。
“令斌兄一语点醒梦中人啊!”黎遂球喃喃自语道:“果如你所说,若陛下准了朝中诸公定下的联虏抗贼之策,我大明可就真的伤害了!”
“苟利国度,存亡以之!”陈邦彦目光炯炯,神采果断:“此局不但干系大明安危,更干系着亿兆汉家百姓的运气,不管结局如何,吾都会竭尽尽力!”
陈邦彦点了点头,言语间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我没想到朝中的衮衮诸公们商讨北伐之策商讨了旬久,竟议出此等亡国之策来!”
“竟是亡国之策?!”黎遂球向来佩服陈邦彦的才干,闻得此言顿时被激出了一头盗汗:“莫非仿唐朝向回鹘和沙陀借兵的故事不成复制吗?要晓得当年肃宗向回鹘借兵安定安史之乱,僖宗向沙陀首级李克用借兵安定黄巢之乱,但是真真挽回了的大唐一百多年的国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