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之帝国再起》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006 神驹[第1页/共2页]

府城东北的水东街又称盐街,运营食盐的商行一家挨一家,有诗描述说:“南来商贩到,盐厂雪盈堆。”别的,各种手产业作坊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明洪武年间加筑新城,构成东西狭南北长的长方形城池。“如流车马门前度,似栉人家水上围”,恰是当年淮安运河一线麋集,经济繁华的写照。

回到别院后,世人合作合作,抬银箱的抬银箱,扛粮包的扛粮包,骑卫们去了马舍将马儿都牵了出去,比及了别院外的空位上,就改装成临时充当运送赋税兵器的脚力。

田成躬着身,小声的解释道:“主儿有所不知,这些流民大多都是山东和皖北一带的哀鸿,这些年流贼、鞑子瓜代肆掠皖北和徐鲁,很多百姓都跑进南直隶一带求生了,流进淮安府的哀鸿也很多,州府赋税有限,赈恤才气不敷,一些布施也只是杯水车薪。”

“少罗嗦!干脆点,卖多少?”

那牵马的中年男人听到人们对这匹马赞不断口,就趁热打铁,伸手摘下头上的毡帽,一边挥动着一边扯着嗓子喊道:“各位都已经看到了,这是一匹可贵的良马,追风赛电,能够日行千里,不信的话你们能够看看它的毛色、骨骼,乃至是气度,样样都是上品货品,各位别看这匹马高大壮硕,实在才长了五个牙,口嫩着呢!不信的话,你们瞧一瞧?”

有力量的还在一旁跪着卖力呼喊乞讨着。

一出东察院,朱由桦就看到街道两旁的角落里躺着很多流民乞丐,身上鹁衣百结,在北风中不住的颤抖。又有小孩温饱的哭喊。或是声音哀哀,或是有气有力,其状之惨,让人不忍目睹。

但是崇祯末期时的淮安已繁华不再。江北一带灾荒瓜代,匪贼流寇横行,流民各处,运河断绝,贸易委靡,市易不兴,昔日繁华娟秀的淮安已经象个讨食的乞丐,灾黎满街,肮脏不堪。

中年男人略一思忖,咬咬牙说:“三百两!一口价!少一钱也甭想牵走它,鄙人急着使钱,便宜哪一名了?”

“哎,国事腐败至此,那个之过?”朱由桦悄悄感喟了一声,现在的他固然贵为亲王,但一起难逃,比及了淮安留下的私财却也未几,都要作为养兵和开消用,能动用的浮财实在有限,府城里这么多灾黎单靠他一小我也救不过来,即便想救也只能等余钱多了些后再说了。

这位人高马大的中年男人嗓音宏亮,再加上风趣的呼喊声,立即就吸引了一多量的人前来旁观,那些摆摊的商贩,乞讨的流民,以及正在买东西的市民、乡绅、商贾都不约而同的围了过来。

看着这些人,街上流民乞丐有的麻痹,有的恋慕,有的严峻则尽是仇恨。这个景象落在朱由桦眼中,心中又是一阵感喟,真真应了那句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接着叹了一口气,显出万般无法的神情说:“我若不是急于回籍,贫乏川资,又如何舍得将它脱手?”

明朝时,淮安府作为巡抚衙门的治所,不但是南直隶北部的政治中间,也是商贾云集之地,背靠运河,交通驿站非常发财。此中粮食和食盐的运销,是最大的贸易活动。

全部搬场事情不到一个时候就完成了,世人仓促吃完午食,就在朱由桦批示下搬出了东察院。

“当今时价,身高四尺二寸的儿马,值银四十两,每高一寸增银十两,这是就平常马而言,俺这匹马身高七尺余,非常罕见,你们说值多少?”

与街道两旁悲惨的流民乞丐比拟的,便是街上各穿着光鲜的商家豪强们,他们出入前呼后拥,所穿所使之物皆是豪华奢糜。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