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回 靖难之役[第2页/共2页]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朱允炆十一年,朱元璋归天,朱允炆即帝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筹议削藩对策。即帝位后,采取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部冲突由此敏捷激化。建文帝号令将臣监督朱棣,并乘机拘系之。朱棣获得这一动静,当即诱杀了前来履行监督拘系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七月起兵抵挡明朝中心当局。
蒲月,李景隆又从德州逃到济南。朱棣率燕军尾追不舍,于济南打败李景隆带领的安身未稳的十余万众。济南在都督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的死守下得以保住。(未完待续。)
顾骁楠不肯意插手,只是温馨的等候道衍的主张,那道衍倒是早有筹算,只见他眯缝着双眼,微微一笑,说道:“王爷!我们等这个机遇已经等的太久了,此次就是夺位的好机遇。”
道衍笑道:“皇被骗国时,唯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心讨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力,他在《皇明祖训》中说过,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讨伐,以清君侧。我们便能够此为由,策动兵变。”
朱棣初起兵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赛过性上风。以是战役初期,朝廷拟以上风兵力,分进合击,将燕军围歼于北平。朱棣采纳外线作战,敏捷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划一州县,扫平了北平的核心,解除了后顾之忧,便于安闲对于朝廷的问罪之师。此时颠末朱元璋操纵曹靖安大肆殛毙功臣老将以后,朝廷也无将可用,朱允炆身边的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十三万伐燕。
燕王面前一亮,从速问道:“大师何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