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枭相》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97章 玉熙宫决议(三)[第1页/共4页]

“那明天就不谈杀人。将邹应龙那份奏章拿来。”

严嵩仍在吹嘘,“少湖列举诸公,只善于交战疆场,逞其英豪,但运筹于帷幄以内,决胜于千里以外,依微臣之见,非少湖莫属。”

严嵩垮台,只能像当年夏言一样回归江西。走的也是当年夏言回籍之路。但严嵩到了南昌便不再前行,而是在南昌的府邸住了下来,静待局势生长。严嵩清楚,嘉靖的斋醮求长生,一是依托那些真人、方士,二是依托本身。严嵩在斋醮求仙的事上破钞了很多精力,读了很多相干的书,也能讲出些门道,他寄但愿于嘉靖转意转意,再次召本身入阁,在南昌不是更便利么?

徐阶和陈洪当然不欢畅,不免会在嘉靖耳边吹风,听到高拱这个模样,嘉靖大要斥责一番,随后立即升任高拱为内阁次辅,把徐阶和陈洪气得够呛。

公然,嘉靖并没有放过严世蕃的设法,“工部虞部那四个官员犯的事,陈洪早已经跟朕说了,证据确实。”接着转向徐阶,“张居恰是你的门生,也是裕王的伴读,归去以后,你要好好教诲,这小我是有些学问在身上的,这件事办得并不是很好,为官不该走弯路。”

特别在票拟一些关头的发起时,高拱总和他唱反调,乃至劈面质疑他。

嘉靖方才还非常冷峻的神采一下子变得讽刺了,望着趴跪在地上的徐阶,又斜望向严嵩。

说完便将那份奏章投入到火盆里。

严嵩不得不落实发话了:“严世蕃无知人之明,实有害于江山社稷,臣奏请革去他的六部堂官之职,马上缉拿归案,听候发审。”

木柱颤栗一番,竟是“奸者杨顺、路楷、罗龙文,狡猾者鄢懋卿,凶暴者严世蕃,不肖者严嵩父子耳”。

徐阶点头道:“安宁南疆,胡宗宪、俞大猷和戚继光担负大任,严阁老过誉了。”

嘉靖听着二人虚假至极的话,脸上很安静,内心却在波澜澎湃。

或许是严嵩父子作歹实在太多,又或者有裕王、陈洪和徐阶等人的暗中鞭策,这一次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一反官僚衙门的迟缓,行动也出奇地快速。

严嵩趴在地上:“臣有罪。”

稍停半晌,接着又说:“贤人问仙姑,天下何故不治?”

严嵩也清楚,这时是退步的最好机会,不能再等了,便道:“圣上上应天命,数十年恭行俭省勤奋在朝,为的都是我大明万世万代的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的幸运安宁。但现在有一班辜恩负义的贪吏上侵国帑下掠民财,如山东左宝才季黎贪墨一案,欧阳必进结党营私一案,杨顺道楷和罗龙文通倭一案者!现在更有工部虞部官员通倭,这些人倘若不严加惩办,实在有负圣上负担之天命,爱民之仁德!”说到这里,他鼻涕眼泪一把地望着嘉靖,“恳请皇高低旨,严查这四桩大案,务必清查到底,还朝廷一片明朗。”

不咸不淡道:“风趣。”

嘉靖:“用人之道贵在知人。两京一十三省多少官员,都要靠你们保举,有实心用事者,如胡宗宪。有保全大局者,如谭纶张居正。这些都是好的。像罗龙文左宝才这等硕鼠竟也保举,严世蕃的眼睛是不是瞎了?”

因站的角度分歧,严嵩和徐阶并不能看到沙盘内里的笔墨。此时,嘉靖望着这些字,眼皮微微跳动,接着眯眼望向蓝道行,又望向身后谨慎的徐阶。

嘉靖:“因该人是严世蕃保举的,你就不要过问了。”

严嵩立即趴下头去,“臣在。”

“潮到泖,出阁老”的古谚应验了。五十九岁的徐阶,时来运转,登上了宦途的颠峰,当上了内阁首辅,成了仅次于天子的第二号人物,翻开了大展雄图的广漠空间。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