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枭相》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91章 翰林院交锋(一)[第3页/共5页]

严世蕃在鄢懋卿和董份的搀扶下站起了,对身后几个官职最小的人道:“搬几个椅子过来吧。”

陈洪阴阴地笑着,“都是老狐狸啊,甭管他们了,高大人来就行。”

“徐阁老和李阁老也没来?”

陆经沉吟了一会,“李阁须恐怕不会来了,我们不便利为你出言,只能想体例让你和高大人暗里见一面……出恭吧。”

半刻钟畴昔了。

被一顿讽刺,陈洪不但不气,反而更淡定了,“议事就议事,严大人,咱家提示你一句,朝堂无父子,这里更不是内阁,别把你那套老爹儿子的摆在上面。咱家在翰林院议事,内阁成员皆可参与,谁奉告你,咱家就没往严府递动静的?是严阁老抱病在家,不能外出,如何?严阁老竟然没和你说这事?”

“陈公公那里有不是呢?”

黄锦出来打圆场了,“甚么杀人不杀人的,严大人严峻了,陈公公在皇上手底下办差,最是草率不得,将端方看得重些,严大人也该谅解不是?至于谁有错没错,公道安闲民气,更在皇上内心,我们身为臣子的,只需实心办事,便不会有错。”

对于袁孝哀语气中的不敬,陈洪并不放在心底,他是晓得这些人脾气本性的,一贯狷介自大,连严嵩和徐阶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本身如许不算完整的“人”。

鄢懋卿不敢应话,严世蕃却晓得,这时候如果坐以待毙,只能更加被动,直接回道:“谁保举的又如何?倘若被保举的官员犯了错,要追溯到保举这些官员的人身上,诸位公公和大人,恐怕有大半都要脑袋搬场,就说欧阳必进,当初也是陈公公您和严相一起向皇上保举的,您莫非忘了?皇上从未因这件事责问过严相和公公,现在工部虞部的官员出错,陈公公却向保举官员的人问罪,严某不敢苟同。”

闻声这话,袁孝哀忙朝着远处的一群学士们使了个色彩,然后对陈洪道:“公公,榜单既然已经重新制定,若没有旁的事,我们便去商讨四宗会讲的细节了。”

工部设尚书一人,摆布侍郎、摆布侍中各一名。建文年间,曾改尚书为正一品,侍中为正二品,侍郎为正三品,明成祖朱棣继位后规复古制。自此明朝六部便相沿一尚书两侍郎的规制,尚书为正二品,侍郎为正三品。

陈洪仍满慢声道:“议事之前,咱家需先申明,西苑禁门封闭,咱家在司礼监留有详细备案,都会向皇上照实禀明,谁坏了端方闯出去,不尊司礼监的端方,迟误了这如天的大事,将来皇上惩罚下来,别怪咱家事前没有提示。”

以是,固然都在同一个翰林院,有些人是人中龙凤,有些人倒是人中草寇,不成同日而语。

话音落下,两排人齐刷刷从椅子上坐起来,接着齐刷刷跪倒在地,连严世蕃等人也不例外。

“天然有万分告急的事,西苑禁门不让进,莫非要眼睁睁看着军国大事被贻误?陈公公,严某也想问你一句,封住西苑禁门,到底是不是皇上的旨意?”严世蕃紧紧盯着陈洪。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