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 一道密旨[第3页/共3页]
眼下已是蒲月初,也确切是该动手筹办夏税的征收事件了。
因而,李谦将密旨支出怀中,看向宋忠道:“说吧,要我做甚么?”不待对方答复,立马又弥补一句道:“不过咱可得事前说好了,伤害的工道别派我去干,我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墨客啊------”
让王知县感到烦心的,也恰是这件事情。
先是姚知府的放权,再到仁和县令的相让,辅以打通本身最为倚重的张司户,在本身身边暗中做些手脚------他们坑壑一气,合起伙来将本身一步步地推到了绝壁边上,迫使本身与他们同流合污,把本身这个新任知县给完整拖下水------
这满嘴的乡土------村落味儿,很毁小我形象的好不好!
张司户奉告他,单只前日端五节龙舟竞渡的各种开消,就足足用去了五百两银子。再加上此前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在畴昔的三个月时候里,竟是亏空了整整一千五百两银子!现在独一的体例,就是在征收夏税时多分摊公费起码一千五百两,才气补上这么个洞穴------
李谦很无语,本身都没当官,凭甚么必然要给老朱办事啊?万恶的封建皇权社会------
当然,如果用了文臣代笔操刀,就远不止《雄师帖》那样的水准了。朱元璋对外公布的很多圣旨便是如此,《大诰》等一些供天下臣民浏览的文书,采取的也都是白话文的誊写体例。
别看这道旨意语气暖和,李谦敢包管,本身若胆敢抗旨的话,还是得脑袋搬场------以是说,这就算是老朱给本身安排的任务了。
不过真正让李谦头大的,是密旨中最后那一句话------不是“钦此”,而是老朱所说的要本身“戴罪建功,跟着宋忠那小子干些闲事”。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蒙古化?
用对方的话来讲就是,现在全部县衙里,六房及三班衙役等一众胥吏,上高低下都在本身贴钱,早就是前胸贴后背了,如果不能弥补这个亏空,这个衙门就很难再运转下去了------
这------这这这真是朱八八写的?虽说我之前也传闻过,你白叟家有亲身写大口语圣旨的风俗,但你好歹也是个天子好不?就不能略微重视点形象?身为雄主的庄严呢?
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呢?
这并不奇特,在蒙元朝廷的统治下,南北两方的汉人们多数遭到了分歧程度的胡化,这在服饰上表现得最为较着。不过自打朱元璋立国后,已经消弭了很多这方面的影响,并严格履行起了《周礼》中的很多典礼及轨制------
看着这满篇的大口语,李谦顿时就傻眼儿了。
就在刚才,他的得力助手,一贯最为倚重的亲信之人,户房的张司吏来见了他,并提起了本年夏税征收的事情------大明朝的税粮分为两季征收,别离是夏税秋粮,规定夏税无过八月,秋粮无过来岁仲春。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李谦倒是有些明白了,敢情宋忠不是为了本身才来的杭州,而是另有奥妙任务!那么题目来了,发掘技术哪家------咳咳,任务究竟是甚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