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归公[第1页/共9页]
天子道:“朕倒不是忍着,论治国之才,林延潮有八斗,朕不过一斗,这天下其他人共分一斗。”
“相爷,小人极刑!小人极刑!”
普通这火耗是定在两成至三成之间,火耗多出来的部分就是羡余,这笔钱是进处所官员本身的口袋里的。
当今宰相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上位者忌讳甚多,万一哪一句话讲得不得体,触了人家之忌,将来后患无穷啊。
但眼下传来处所州县拒收银币的事情,这不是让朝廷信誉停业吗?
但此举遭到了沈一贯的死力反对。
“但这不即是朝廷没有治贪的体例,海漕就是体例,如果河漕本钱太高,朝廷就要支撑海漕。”
“次辅,前段日子送的辽东老参实在立竿见影,仆这一用身子当即好转了。”
“比如这漕船上的各种黑钱,这过坝之费,投文之费,作保之费,让那些处所官员从十文少收作九文八文,如此运河上这十几万漕丁们也可觉得朝廷效死了。”
这第一批银币是以倭人败北后,向明朝进贡的石见银山所产的白银所铸。
钟骡子没料想到林延潮有这么说一说,不由面色一僵,顿时将心底所想全数反应在脸上。
这一身打扮,本来令他穿得很不舒畅,但与官府中人打交道时,他却不得不穿上这一身,不然连门都进不去。
沈一贯闻言吃了一惊,但随即道:“难,难,难。”
田义闻言恍然大悟道:“本来这些年陛下都是忍着那些文官,这统统都在陛下方寸之间,这三代以下,论圣明天纵无过于陛下,”
钟骡子赶紧道:“小人当然记得,相爷当时奉告小人,民以食为天,如果老百姓吃不饱饭,那饭字少了个食字旁就是一个反字。”
内阁既然没法达成同一定见,那么就扩大集会的人数。
钟骡子不敢言语。
林延潮浅笑不语,一旁陈济川道:“如何莫非相爷还要管你们船粮帮一辈子不成吗?”
“当初他要朕规复张居正名位,但此事可等朕万年今后再办,但他却执意不肯。不然我与他君臣之间何尝不能共写一段嘉话。现在朝廷非三年前捉襟见肘的局面,如此朕就不必强留他于朝堂上了。”
“仅仅为这百万之钱,又何必用我出山?”
“既是王先生临时回不来,就晋林延潮为文华殿大学士。”
当然这统统存在的前提,都是万历银币的存在。
但自张诚拜别后,陈矩越来越少在御前说话,看来他似惧于本身,但实在说越多错越多,他陈矩实稳坐垂钓台。
倒不是这一件事,从之前田义冲撞本身的仪仗,可知天子用人朝前,不消人朝后的尿性。
为了便利畅通,明朝第一家票号就应运而生。票号总店设在京师,太仓,朝鲜铁山各有分号。海商在铁山将海贸得来的银两上缴给朝廷后,会从票号拿到一张银票作为根据,然后海商到了京师或太仓都能够将银票兑现成白银,票号从中向海商们收必然的手续费,同时还能放贷。
天子与王皇后皆搬入了重修后的乾清宫,坤宁宫。
赐命下达之时,林延潮于心底苦笑。
“但是……”田义感觉不放心。
林延潮当国以后,田义对林延潮是以首辅事从,道上相逢向来避在一旁。
二人针锋相对,林延潮与沈一贯谁也压服不了,这一次林延潮不再对沈一贯让步了。
大明有了石见银山的输入后,筹办将银钱,从称量货币改成银本位制。
钟骡子忸捏地笑着道:“相爷……”
“是不是漕运总督之前说,秘闻要以海漕代替河漕,故而你心底有顾虑?”
明朝海商与倭国,朝鲜贩子买卖,一概采取金银铜,其他一概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