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文魁》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议[第4页/共8页]

“但事功分歧,事功是会做错事的,就算做对事也会获咎人,但文章被骂却无所谓,万一写得好,就算卿相也是可期。相业平常又有何不好,那是承平宰相。”

要晓得沈泰鸿最后以会试第七,殿试第十一,也就是二甲第八名取中进士。

与同僚诗文应对中,他虽不讳言本身神驰宰相职位,但也担忧名利之患,怕最后难以善终。最后到了出山的时候,沈一贯也不说些为国为民,百姓何如的豪语,只是说‘以毕吾平生之志’。

沈一贯进宫没有去文渊阁,而是去阙左门参与九卿廷议。

这日父子二人对坐堂上。

“次辅之言,沈某受教了。”沈一贯面上退一步,但他晓得如石星如许反对的官员很多,将来随时另有其他机遇。

“是否可恳请天子,于天下都如此推行矿税?”这时候杨俊民俄然问道。

天子闻之大怒,下旨痛斥群臣,不体上心,又来激奏。

林延潮当初入朝时一日两疏上奏天子。

赵志皋好轻易才将皇宗子择婚,册封讲了一段话,然后暴露倦怠之色道:“本辅久恙,不堪劳累,上面由次辅来代本辅主持廷议。”

这与当初张位在时,又是分歧。

这一次吏部尚书蔡国珍被罢后,廷推代者七人,石星因功列在第一人,可谓众望所归,但天子反而用了排名最后的原南京工部尚书李戴为吏部尚书。

故而这封密揭,林延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第一次于密揭里恳请天子策立太子。

一向不说话的赵志皋俄然对林延潮问道:“次辅觉得此策如何?”

工部尚书徐作先出言,他是张位的亲信。张位去位后未免人微言轻,故罢了是投向林延潮。而另一个时空里,他早因张位连累而被弹劾罢官。

对于总督人选,众官员们争议了半日。

此时已经入夏,日头垂垂高升,阙左门下有宫墙遮荫但炎热之意不减,众大臣们连续饮茶,然后就有吏员上前添茶。

这是林延潮第一次主持廷议,现在他目光扫过世人。

石星道:“沈阁老来得恰好,吾方才读了王朴的平边策,此乃堪比隆中对的至文。”

沈一贯言道:“林侯官欲行变法在于君臣共治,但君臣共治就要君臣一心上,就如同当时神宗天子用王安石变法普通,得君方可行道。但林侯官之恩宠又岂如王安石,强行变法必遭其祸,你虽是他的弟子,但不要与他走得太近,不然为父也救不了你。”

林延潮掸了膝上的灰尘然后道:“前辽东巡抚李化龙,可!”

如此到了万历二十七年。

此事对林延潮还好,但对赵志皋而言,可谓要了老命。

赵志皋等辞疏都要写好的时候,天子当即答复,朕想过了,之前不是因为乾清宫,坤宁宫被火焚毁吗?这时候行太子册封大典,有那么一些不面子。

王锡爵出了一个三王并封的计划,被言官骂得半死,然后亡羊补牢办好了皇宗子出阁讲学之事,当即求退致仕,阔别是非之地。

廷议以后三个月。

内阁宰相之间有如仇敌的,也有如师生般讲薪尽火传,大政交由本身身先人,再扶上马再奉上一程。

因而平播总督的人选就定下来。

以是林延潮与沈一贯筹议了一下,尽量将首要的事放在赵志皋到阁那日商讨,常日措置小事。若实在有难堪的,就派人以手札的体例奉告在家的赵志皋。

“你当初反对我仕进,说与祖父普通清闲山川何尝不好,现在却劝我去为清贵翰林,为何出尔反尔如此之快也。”

沈一贯摇了点头道:“寻章摘句有何不好,写一手好文章,对于大多数仕进的人而言,这才是一条青云之路。”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