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文魁》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变局[第6页/共10页]

沈鲤道:“实是如此。”

楚王朱华奎大骇,他也晓得天子贪财好货,因而从府库里拿出两万两白银进贡天子。

各省火耗的题销之权尽归于户部。行一条鞭法后,剥削百姓近二十年的火耗之弊,获得了改良,番薯在南北屯垦降落了灾荒的风险,又兼三大征结束以后,固然还是天灾天灾不竭,但大明的百姓在沉沉重压下,终究缓过一口气。

说到这里三人都有忧色。

不过这时候林延潮指责天子不守承诺,出尔反尔,也就太不成熟。

“一个礼字。”邹元标微浅笑着道。

“这两位都是宫里遴选,王姓宫女是陈矩推举的尚可,而这李姓宫女倒是掌印田义推举,听闻背后是奉了皇贵妃的意义。”

方从哲寂然道:“对于这些言行不一的人,油滑逢迎之士,当整肃以正学风。”

于道之道:“既是次辅叮咛,下官本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但迩来身子有疾,远行前去湖广一趟,怕是不便利,还请次辅另择高超。”

林延潮晓得天子这是要颠覆当初与己定下的五年内拔除矿税,改以商税的主张。

林延潮闻言发笑。

“但是门生有一个担忧,这三年前文章以事功为经的尚不敷三成,但今科顺天乡试却已达九成以上,仅仅过了三年,天放学风就有如此窜改,门生却不感觉欢畅,反而是忧心忡忡啊。”

“但我看林侯官胸怀天下,不是那等出尔反尔的小人。他当初既说五年,我们就拭目以待好了。何况从他主政这两年来看,称得上有所作为。”

天灾以后,又有天灾,贵州吴国佐兵变,明军平乱以后,米价骤涨,一斗米竟值银四钱。

皇太子客岁册封后,天子将太子的保护,仪仗,仪制一概全无,还免除了他告奉先殿,朝谒两宫太后的典仪。太子不受宠连同恭妃也是如此,宫中凡有典礼时,皇后最尊,其次郑贵妃,其他嫔妃都不能与她们并列,眼下太子都即位,王恭妃的报酬还是与浅显嫔妃一样。

官方义学已是提高,二十年义学,顺天府百姓十人只能有一人识字,现在三人即有一人识字。

田义将奏章看了一遍,神采剧变。

孙承宗道:“我也有此担忧,文不由心声,以虚说媚上,此举反让事功二字,令读书人生恶。”

众官员皆道:“难,难,如此真要一步到位,不如先改商税。”

“成果天子大怒,笞史宾一百,并逐之南京,当时皇贵妃伏于殿外,跪了一夜才释天子之怒。而这史宾直到客岁才派遣回朝。由此事可知,你要本辅现在帮太子就是害了太子。”

孙承宗担忧林延潮以为太子是不明是非之人,因而又道:“所幸太子资质聪慧,一日讲官讲巧舌乱德一章,此中言‘以非为是,所觉得非’,讲官又问太子何为乱德,太子言‘颠倒是非’,众讲官退下后,皆言此为圣明天纵。”

楚藩一向事多,最骇人听闻的就是嘉靖二十四年楚王世子杀楚王之事。

朝鲜王京,琉球那霸,倭国京都的大使馆,及朝鲜铁山,倭国平户互市馆无数的别致见闻,异域情面,通过新民报刊载,丰富了士大夫们对异百姓生,民风人文的体味。

林延潮道:“沈公,你我入阁侍君,职在司密,有所谏言,写在密揭里便可。而公开上谏,传抄六科,诉之天下,使名声归己,陷天子于不义。言不顾行,此乡愿所为。”

于道之闻言一激灵赶紧道:“既有公事,还请次辅先行叮咛,如此下官方才气将心放肚子里,不然将坐立不安。”

不过如果有人读了万历二十八二十九年的新民报,却又是另一个模样。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