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文魁》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四章 讨厌的县令[第2页/共3页]

故而接官的位序上,张享排在第一。但许延潮却知此人县试考了五次才过,更不消说府试了。族中高低都知他不是读书之才,但他有个好爹,能够因荫监的身份,补入国子监,对他而言的确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般。

肩舆到了社学大门前停下后,一名国字脸,官威极重的官员走出肩舆,目光慑然扫过众学童一眼。

听胡提学这么说,林诚义一脸惭愧回道:“回提学大人的话,晚生还未进学。”

但见此人走到后一顶肩舆前,然后走到一顶青色油布肩舆前,掀帘道嗡嗡隧道:“提学大人,襄敏公故里已是到了。”‘本来是曲解了。‘林延潮暗道本身不懂宦海端方,如督学如许大员下乡,不但要耆老相迎,别的还须由一名处所官员相陪。

林延潮心知这万恶的封建社会,品级清楚。这鸣锣开道,也是凹凸之分,七品县官如果下乡,锣响七声,但如果五品知府下乡,就响九声。而省抚一级的官吏下乡,则响锣十一下。

胡提学笑着问林诚义道:“社学中的弟子,学业到哪一步了?”

胡提学与周县令聊了一阵,方记起上面侯立的学童来开口道:“哪一名是社学塾师?”

待看到两面衔牌上写着“提刑按察使司副使”,“提督福建学道”,林延潮这才恍然。

这没体例身份差异地点,不说官位上的尊卑,就以‘学历’而言,周县令是隆庆五年的三甲进士,属于金字塔尖真小我物,而胡提学更是短长,是庶吉人出身,后散馆出任御史,再钦点福建学道。

林延潮重新抬开端来,但见两名官员,如同后代带领下乡观察般,摆布高低,前呼后拥,除了乡老,士绅,另有衙门本身随员,书办,师爷等一大帮人,连张总甲那般在洪塘乡一手遮天的人物,都只能站着挨了个边。

胡提学笑着打圆场道:‘周知县治下,民风浑厚,当然不乏出类拔萃之才子。‘胡提学是周知县场内独一需给面子的人物,当下道:“大宗师太汲引了。”

胡提学与周县令谈笑了一阵,世人包含张享都只能听着搭不上话。

周知县的风评不太好,乃是拢着权力不罢休的苛吏,为人又刻薄霸道,重典治下,任官以来办好好几件铁案。很多人在他手上倒了霉,破了家,名副实在的灭门令尹,破家知县。

说到这里,胡提学自古对一旁周县令道:“朱子有云,三代以上,王宫,都城以及闾巷,莫不有学。”

胡提学对上面学童,没有拿捏官架子,而是一派慈和父老之风道:“这些都是襄敏公的族亲,乡里吗?”

我的天,不是说提学使只与知府平级吗?如何也能响锣十一下,莫非看人家是省里来的。就算一省提学,且权力很大,不受抚院节制,你也不能如许。

宗祠里摆着张经,张懋爵二人的牌位,张懋爵是张经之孙,后以父荫补为太常寺主簿。而张懋爵之子张享又补入国子监读书,可谓是一门官宦。

就这群星捧月的架式,说不出的威风,难怪是大家都爱当官了。一旁衙役不再瞪眼,林延潮也是放眼随便打量,居首的胡提学自是非常好认,若非一身官袍加身,此人倒似一名浅显饱学之士,说是讲授先生也有人信。

张享恐怕提学看轻了,赶紧挽救:‘林先生虽未进学,但教诲门生倒是非常严苛,他的弟子不乏出类拔萃之辈。‘这时周知县嘲笑道:‘呵呵,提学大人面前,可不要乱放大话,出类拔萃四字岂是等闲用得?‘

林诚义卡在院试这关上没过,还算不得是秀才,当不起老友的称呼。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