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第3页/共3页]
大伯大言不惭,当即遭来林高著的怒斥:“你几斤几两,你爹我还不晓得。就你那几个狐朋狗友的,能帮得上甚么忙?”
谢总甲负手而立,而谢家老三跟在一旁。
林延潮记得在翻看秀才老爹的藏书里,曾有一句描述北宋时省会繁华的诗句,百货随潮船入市,千家沽酒户垂帘。
“爹,经验的是,经验的是。”
二三十名官吏,穿戴一新,官服上各种补子的图案聚在一起,好似进了百鸟园般。
官道边的接官亭旁,停了五六顶肩舆,另有一溜的骡子,驾马,套车远远的排在背面,不说鹄立的官兵,仅是轿夫马夫就有上百人。
乘着日头还不暴虐,百姓们赶着进城,城门口巡检,官兵盘问行人,弄得大半进城的百姓都只能堵在城门口。
不过对方隧道的姑苏口音,加上透出给知县当过幕宾的深厚背景,谢总甲也只敢在心底痛骂,还是低声下气隧道:“还请葛状师看着黄书办的面子上,帮我这一次。”
如果酸儒见了这一幕,不免要感慨,甚么叫世风日下,民气不古。
被林高著这一声,林延潮一醒,本身不过是个孩童罢了,有力窜改些甚么,何况眼下他另有一场官司要打。
“老三没来,是个小孩。”
据林延潮所知,这四个字,是与一坊之隔,与侯官共处一城的闽县县衙坊前,那写着‘十闽首邑’的牌坊打对台,以示不甘于厥后,一争排名的决计。至于府台衙门前,则是不吹不黑立的是‘八闽首郡’的牌子。
这也行?谢总甲心底痛骂,但还是千恩万谢地取出一两银子,放在桌上,葛状师将茶碗一端,竟是宦海上端茶送客。
“大人,行行好吧!让我们进城去,不然我们一家都要饿死了!”
衙门前一条长街,就是衙门街。自古衙门街前好风景,这自不消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