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上篇[第6页/共13页]
到了次日凌晨,沈鲤与朱赓毕竟都上了年事,依在桌案上小寐。
“回禀相爷,此人已是承认,恰是客岁新进士钱谦益。”
林延潮赶到时,李太后正拭泪道:“皇儿不过四十岁,春秋正盛,为何哀家却白发人送黑发人?”
林延潮对陈矩道:“臣恭读圣旨,不堪高兴,古人主有发一善言灾星退去,况陛下此旨诸弊具除,百废具兴,收尽天下之万善。百姓欢然若重生,天下必从之!”
当下田义率人去找。
这令林延潮嗅到了背后诡计的味道。
实在沈鲤入阁以来,林延潮与他相处还算默契,乃至称得上以国事天下相期许。沈鲤自号‘耐辱子’,很多事上也擅于忍耐。
这些日子虽说他与陈矩,骆思恭保持联络,宫中有甚么异变他定会提早晓得,但现在让他一人步入隔断表里宫中,实在令贰心底有些忐忑。
“能够以先皇名义发一道诏命?”
徐文元额上出汗道:“回林老先生的话,表症来看尚可,但详细如何还要从上面几日脉象来看。”
儒门一分为八,王阳明以后王学也作七支。
二人走后,林延潮问道:“这二人的话可托否?”
林延潮退出暖阁,远远听到李太后哭道:“潞王此生已不能相见,皇儿你又怎能舍哀家而去,你才四十岁啊,你要如此不珍惜身子,阔别女色,你要哀家今后如何活啊!”
众大臣们闻言现在面面相觑。
“本朝自太祖杀李善长,胡惟庸,以废宰相,张文忠事功虽有建立,但却有操弄权益之实,公为张文忠昭雪,言在于宫府一体,实则如张文忠故事,野心勃勃以内阁代替天子管理天下。”
众大臣们见林延三人潮走出仁德门一并都围了上来。
“另全城戒严宵禁,从本日起提早一个时候封闭城门,没有兵部衙门的批文,宵禁以前任何人不准出城。各自散去吧!”
林延潮目视摆布,当即道:“昨夜蒙祖宗社稷庇佑,皇上病情稍缓,此乃邀天之幸。”
辅臣薛国观因纳贿被杀,但谁都晓得真正要他命的不是这点。当时明朝山穷水尽,朝廷没钱,他向崇祯说了一句‘在外群僚,臣等任之;在内戚畹,非专断不成’,此举犯了公愤。
但见徐文元偷看一眼崔文升的神采,这个神采虽是一晃而过,但三位辅臣哪个不看在眼底。
到了宫门前,其他官员都留在宫外,林延潮带着十几名重臣进入昨日陛见天子的西暖阁。
陈矩目送林延潮走出仁德门,顿觉大事已定。
但见帷帐以内,天子已奄奄一息。
是可忍孰不成忍。
但遵循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端方,之前宗室后辈的事是按(大夫)这个品级由礼部来管,但现在上呈至刑部,就是筹算按庶人来办了。
林延潮命令郧阳巡抚率军一千人马意味性进楚,让杨镐替代重伤的赵可怀为湖广巡抚。
最后一刻天子也终究如释重负,缓缓合上眼睛。
林延潮连道不敢,起家还拜,然后对天子道:“陛下圣寿无疆,何乃过虑如此,望陛下宽解静养,自会万安……”
他悠悠隧道:““朕自十四年坠马以来,足疾难以行走,不得不倚人搀扶,非常不便。故废早朝经筵日讲。朕有恙多年,身子也甚是虚烦,但享国亦永,又有何憾。本日将这佳儿、佳妇,尽托于先生了。先生帮手他做个好天子,有事需谏正他讲学勤政、遵轨制,以日易月。”
林延潮再道:“臣再替天下臣民谢陛下!陛下仁德之心必能逢凶化吉。”
林延潮则道:“方才中宫,皇贵妃二人都不在启祥宫,唯独太子与恭妃在内,可见在天子早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