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望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素车白马(三)[第2页/共3页]

沈理为孙氏义服不杖期,本不需捧棍儿。但是沈瑞年幼,沈家祖坟又在城外,沈理到底不放心,想要就近照看,就也站在沈瑞身侧捧棍儿

现在将沈理抬出来,证明沈瑞品德无瑕,旁人再想传沈瑞恶劣之名,也要考虑考虑。

牌儿是灵牌,是金棺入土前供奉在棺木前的纸制灵牌,上面写着孙氏名讳,用黑纱蒙着,凡是有次子捧牌儿。孙氏只要一亲子,这灵牌就有庶宗子沈瑾捧着。

巳初二刻(上午九点半)将近,世人出了灵堂,筹办出丧事件。

沈瑞心中叹了一声,对谢氏躬身道:“六嫂放心,瑞并非无知冲弱,六哥视我如手足,我亦敬六哥如父兄。”

幡杆上的金钩龙凤“衔”着一个六角架子,中间大幡,上书“已故智庆堂孝廉沈门孙氏孺人之灵引魂幡”,左边书原命八字,右边书大限时候。周遭六角各挂一小幡,又称“六尘幡”,取佛教“六境”之意,一幡书“愿眼观华藏界”,二幡书“愿耳听舍那声”,三幡书“愿鼻闻戒定香”,四幡书“愿舌尝甘露味”,五幡书“愿身披福田衣”,六幡书“情愿为有为舍”。

接着,哭声跟感染似的,一个接着一个。比及响器参灵结束,人群中已经哭成一片。反而是跪在地上的孝属们,因没到举哀之时,还比较禁止。

升米恩、斗米仇。如果沈瑞自夸为恩亲之子,再对他们伉俪肆意求索,那又当如何应对?稍有措置不当,就有“忘恩负义”之嫌。

杠夫们已经就位,丧盆儿也筹办好。孝属们哭声渐止,满场只剩下沈瑞的“呜呜”声。

早有提调告诉门外响器参领,沈瑞手中的引灵幡就像是信号时的,刚接过来,就听到门外一阵锣鼓声响,鼓手乐工们拿着家伙儿事儿进了院子,分做两排,站在孝属两侧,连奏三首丧乐曲。

如许的行事并不叫人称奇,早有如许的先例,夫为亡妻抱罐儿,或者妻为亡夫抱罐儿,也有孤鸾失偶、伉俪情深之意。只是有沈举人不待见嫡子在先,面皮又耷拉着,这抱罐儿之举就显得有些不情不肯,看不出伉俪情深,不免引得人侧目。

司仪见状感喟一声,上前低声道:“瑞哥儿,该摔盆起杠哩,莫担搁送你娘的好时候。”

倒是偶然插柳,另有所获。

本来当是女孝属中的媳妇、承重孙媳妇给孙氏抱罐儿,可现下由沈举人抱了,站在沈瑞身侧。

比及跟着司仪高呼“参灵”,孝子孝属就位。

沈家送葬的族人亲朋,差未几也要这个数。直到殡列前用响尺导行的杠夫出了到了街口,后边的行列才开端拉开。又有处所百姓看热烈的,也跟在送葬步队前行,浩浩大荡,铺陈了半街。

棍儿就是“孝棒”、“哭丧棒”,这些曰子沈瑞在灵堂手中拿的就是此物。可在出殡时,孝子要抗幡儿,这棍儿就有三子以下的男孝眷都要手捧此棍儿。四房只要两个儿子,沈全虽是代mm送丧,可到底归在男孝眷行列里,便做捧棍儿之人。

殡队出了街口,就开端逛逛停停……

后边各种执事,开路旗、旌幡、盖伞、影亭、魂轿、释、道、禅香幡,摆出半里路,又因沈举人只是举人功名,身上并无官职,执事受限,在各种旌伞后,就又有明白雪柳(3、四尺长竹筒,插上裹了白纸穗子的细竹条,使之下垂,谓之“雪柳”)百二十把,以壮执事行列与场面。

这罐儿凡是有孝子之妻或是承重孙之妻抱着,沈瑞年方九岁,那里找个小媳妇给孙氏抱罐儿?偏生有沈瑞在,这抱罐儿人选又不能随便让外人女孝眷替代,要不这“伉俪”名声相对算甚么事?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