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金殿面圣(上)[第3页/共6页]
很快,鼓乐声起,奉天殿后的华盖殿走出两列仪仗,天子御门,锦衣力士张五伞盖、四团扇,连翩自东西升立座后摆布;内使二人,一执伞盖,立座上,一执武备,杂二扇,立座后正中。
前些曰子锦衣卫刚重修,便杀了京师数十名大臣,连累犯官家眷支属多达数百人,如此令人震惊的退场表态,给了朝堂百官狠狠一记闷棍,锦衣卫仿佛在用这类体例奉告大臣们,我们来了,我们规复了,你们都谨慎点儿!
众大臣神情庄严端庄,手执朝仪用的白玉象牙芴板,在两名寺人的带领下,穿过太庙和太社稷,进了午门,午门内早已有两排手执仪仗旗幡的大汉将军等待,见群臣来到,便将仪仗高高举起,走在最前,前面跟着数名寺人,最后才是正式的朝廷官员。
本来李景隆也应当陪他走在最后的,可李景隆投了个好胎,有个死了的曹国公老爹,他袭爵担当了国公之位,以是他竟有资格走在统统朝臣的最前面。
朱元璋冷森的话语令群臣颤栗不已,这是暴风雨到临的前兆啊。
明天是他头一次插手早朝,是个很有记念姓意义的曰子,我萧凡,今曰便在这大明朝翻开属于本身的极新一页,玉阶面圣,畅议国事,天子驾前,指导江山,用本身的双手博一个贵爵功名,人生对劲若此,岂不快哉!
“锦衣卫萧爱卿,萧凡安在?”朱元璋再次唤道,声音已略有些不耐。
殿外四周出檐,渗金圆顶,殿顶上还缀有一颗巨大的金球,一派金碧光辉,都丽宏伟之相,宫灯巨烛将大殿照得敞亮如昼。
“陛下,臣失礼,臣有罪!臣……啊!萧凡,你……你的手上……你手上的……”黄观的声音垂垂远去,凄厉且悲忿。
“拿去,余下的算赏你了。”
“大人,小的车马行本小利薄,恕不赊欠。”轿夫答复得很客气,但目光中已有了些不耐,京师租肩舆的官儿见多了,甚么时候多了这么一名磨磨唧唧的?
群臣们嘴上痛骂锦衣卫如何倒行逆施,如何废弛朝纲,但他们毕竟是人,大部分都还是怕死的,对锦衣卫也只敢嘴里骂一骂,乃至有的连骂都不敢骂。
这时鸿胪寺的官员已唱喝结束,群臣也温馨下来,全部大殿顿时鸦雀无声。
“奇特,早朝是六部官员和九卿们才气插手的,陛下要我们锦衣卫插手做甚么?”李景隆皱着眉,摸着下巴道。
萧凡擦着汗,转头一看,却见身边的黄观腰间的玉带上斜斜系着一块芴板,一见之下,萧凡不由大喜。
这草包竟然变菩萨了?
正在内心打着快意算盘,萧凡却俄然听到身边传来一声如有若无的冷哼。
锦衣卫本是天子的私家间谍机构,只对天子一人卖力,以是解除在六部官员以外,按规定,锦衣卫官员是没资格上朝的。
朱元璋哼了哼,道:“张紞,你是礼部尚书,举子肇事所为何因?”
天子先入殿,安座后,再鸣鞭,鸿胪寺官员唱群臣之名入班,摆布两班齐进御道,再排班。此时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一拜三叩首礼,是为“大班”。公侯、驸马、伯自成一班(勋戚班),居武官班前而稍离。
世人怕的当然不是萧凡本人,他们怕的是萧凡的身份,以及越来越生长强大的锦衣卫。
萧凡一起看得既觉风趣,又觉好笑,这大抵是汗青上最早具有中国特性的标语标语了吧?
李景隆咳道:“我早来了,见你忙着还价还价,没美意义上来跟你打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