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第2页/共2页]
“呵呵,谈笑罢了。”陈雨拍了拍他的肩膀,“港口选址替你先记一功,接下来你就放心买船、招人就行了,修建船埠的事情,我别的安排人手。”
“百济国事那里啊?”
这番话说得顿挫顿挫,气势实足,顾影听得佩服不已,看向陈雨的眼神多了几分崇拜。
他想起了几百年后那场让国人感到屈辱的海战,以及在这个岛上产生的狠恶战役,有感而发:“港口就不定名了,倒是把将来海军的衙署就建在麻井子港岸边,名曰甲午楼。”
顾彪对劲地说:“陈副千户,如何,对这里可还对劲?”
顾彪问了问渔民,对陈雨说:“我们现在登陆的处所能够停靠渔船,但如果停靠大船就有些不敷用,往西走一里多路,那边有个叫麻井子的湾口,很合适停靠战船。”
陈雨持续说:“然后在衙署前立一道碑,上面雕刻两句诗……”他顿了一下,然后朗读出来,“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这诗出自戚少保的《过文登营》,当年他统领山东三营二十四卫所,巡查文登营时所写,这是诗的开端两句,意义是说晓得有个百济国远在烟波以外,决不敢孤负韶华,健忘了安危。”
陈雨抖擞精力,手一挥:“走,去看看。”
他细心回想了一下,可不就是嘛,刘公岛位于威海湾内,离岸边比来的间隔不到两海里,恰是顾彪所说的这个岛,本身在威海卫呆了近半年,却一向没有想起这个号称“东隅屏藩”、“不沉的战舰”的闻名岛屿。
一行人跟着渔民领导沿着海岸步行了将近一千米的路程,来到了一座海蚀崖,居高临下一看,一个巨大的湾口映入视线。
“现在刮的是东风,顺风出海不便利,我礼聘的船老迈和伴计都归去歇着了,他们都在文登乡间,这临时出海也来不及调集,就找艘渔船对于一下。”顾彪解释说,“至于船埠确切是在岛上,完整合适你说的前提――与陆地隔着海呢,不管是卫所还是千户所,谁会没事上岛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