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想做海寇?[第1页/共2页]
对顾彪说的环境,陈雨也能了解。这个期间,不但大明禁海,日本幕府也接二连三公布锁国令,抵抗外洋的商船来日本做买卖,除了明国和荷兰的商船能够在长崎买卖,其他国度的船根基上被解除在海贸的圈子以外。长崎能包容的商船数量是有限的,天然会被气力薄弱的海商掌控渠道,小贩子很难把范围做起来。
顾彪点点头:“意义都一样。陆上有拦路的山贼,海里就有劫船的海寇。这北方的海面上,固然没有南边刘香老那样的巨寇,但是大大小小的海寇也有几十伙,多的二三十条船,少的五六条船,专干劫船劫货的活动,并且不留活口,海员都杀光。除此以外,其他的海商也不是省油的灯,很多人请了护船的人手,一旦瞥见其他落单的商船,只要吞的下,也会干一票,杀人夺船以后再持续做买卖,当何为么事都没产生过。”
陈雨笑道:“顾少爷,我们都是老熟人了,没需求这么谨慎。我也是从为你治病开端,开端走上坡路,提及来,还得感激你呢。我们这么有缘分,你把我当老朋友对待就行。”
顾彪吃惊地反问:“你不会是想做海寇吧?”
五倍的售价,百分之四百的利润!陈雨震惊了,能过超越这个利润的恐怕只要毒品和军器了。
陈雨浅笑道:“你健忘我是如何从私盐这个行当里赢利的吗?与其本身辛辛苦苦煮盐赚点辛苦钱,哪有直接抢盐枭来得快?”
“呵呵,顾少爷不必过谦。”陈雨说,“我要问的,恰是你最善于的事情。”
陈雨点点头,深觉得然。当代帆海技术不敷发财,出海确切是冒着生命伤害。
注1:由引就是官府答应出海经商的答应证。
“嘿嘿,茫茫大海上,尸身往海里一抛,不留一个活口,也没人瞥见,谁会晓得呢?”
“这出海想赢利嘛,首推日本。我们大明的瓷器、生丝、丝绸、药材、册本运畴昔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顾彪啧啧说道,“特别是生丝,转手就能卖到五倍的价啊,抢钱也没这么快!”
顾彪愁眉苦脸地答复:“我也想啊,但是一来生丝的主产地在江浙一带,北边的货源有限;二来日本对外来的商船节制数量,根基上都被大海商把持了,我本小利微,插不了手啊。”实在另有一点他没有说,怕没面子。他吃不了长途远航的苦,也惊骇碰到风波或者海盗,以是只敢在山东、朝鲜的长途线路折腾,倒腾点大明的药材、瓷器畴昔,然后弄点高丽参返来卖。
他诘问:“既然这么赢利,那你为甚么不去日本卖生丝?”
“为何这么说?”
“顾少爷,实在本日我来,是有事就教。”
“海寇?就是海盗吗?”
顾彪反应过来:“你想出海做买卖?陆上的事情就够你忙活了,还想出海,只怕兼顾乏术吧?别的不说,建立一支船队、招募充足的海员、伴计就需求一大笔银子,破钞不短的时候,还要进货、销货,你管着千余人的步队,哪来的精力做这个?”
“哦,传闻你出海经商,还到了劈面的朝鲜?”
――――――――――――――――――
书房里,陈雨和顾彪相对而坐。顾彪完整没有了以往面对陈雨的安闲和萧洒,显得有些局促。
“善于?”说到本身的好处,顾彪打起了精力,“我此人没别的爱好,就喜好赚银子。”
“最后一个风险,也是最要性命的。”顾彪深吸一口气,“就是海寇了。”
“本朝禁海你晓得吧?既然朝廷不答应,这就是犯法犯禁的事情,官府是要惩办的,一旦抓到,就以通倭论处。这是风险之一。”顾彪说,“当然了,隆庆年间福建那边开了港,准予持有‘由引’(注1)的海商出海,这海禁也就开了口儿,其他各地管得也不那么严了。加上官府故意有力,连条能出海的船都没有,只能对没有‘由引’出海的海商睁只眼闭只眼,这第一种风险已经大大降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