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铁卫》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五章 坚壁清野[第2页/共2页]

陈雨想来想去,感觉还是不能把但愿都依托在天险之上,总得再做点事情,尽量弥补这条防地的短板,制止重蹈二战时法国的复辙。他扣问黄海道察看使姜胡东、安然道察看使申英全:“二位随本官一起检察,对这道抵抗鞑子的防地有何建议?”

姜胡东问:“那我们黄海道呢?”

陈雨在丹东岸边,眺望火线延绵不断的墩堡,心想: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的鸭绿江防地,但愿能管用,千万不要变成当代版的马奇诺防地就好。

此时鸭绿江沿岸的墩堡已经根基制作结束,一里一堡,堡间有烽火台,作为岸防炮的32磅炮也连续托付,硬件已经达到了陈雨的要求。驻守军队方面,邓范带领第一协的兵士和朝鲜营的兵士也接踵入驻,明军驻扎墩堡,朝鲜营的兵士驻扎烽火台,并且分批巡查,根绝有人渡江。

“这个题目本官已经想到了。”陈雨说,“兵力不敷就招募,兵器不敷就打造,银子不敷就让朝廷拨款,还出缺口就由本官给你补上。不需求安然道能派出多少强军,只要能拿起兵器抵当就行,到时候本官再派些经历丰富的军官替你练习兵士。鞑子也是人,他们千里迢迢跋山渡水,贫乏粮草、人困马疲,哪怕用锄头也能砸死几个。”

汗青上这条破钞了法国50亿法郎的天价防地,由钢筋混凝土制作而成,非常坚毅,具有各式大炮、壕沟、堡垒、厨房、发电站、病院、工厂等等。其密度可谓天下之最,各种用处的永备工事约5800个,密度达到每千米正面15个;防备强度也是当时顶尖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00毫米,均能抗两发420毫米臼炮炮弹的直接射中。然后再加上防坦克壕、金属和混凝土桩砦,防步兵金属桩或铁丝网,并用地雷场增加戍守面积和强度。可就是如许一条几近没法超越的钢筋混凝土防地,却被德军绕过,通过比利时与法国之间没有修建防地的地段轻松冲破,成了法国战役史上的热诚和笑柄。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