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鞑子撤兵是谁的功劳[第2页/共2页]
“领相既然这么说的话,可否解释一下鞑子为何无缘无端撤兵?”
这个大帽子一扣下来,崔鸣吉也不作声了,卖主求荣的骂名,没人接受的起。
崔鸣吉沉默,其别人也不肯做出头鸟,免得被仁祖当作卖主求荣的叛徒,一时候厅内鸦雀无声。
李元翼嘲笑一声:“呵呵,往脸上贴金也要有个限度。鞑子从鸭绿江一向打到汉城,如入无人之境,何曾害怕过?我并不是要诽谤本国将士保家卫国的勇气,但打不过对方倒是究竟,不是几句标致话就能窜改的。”
重新回到汉城的仁祖在景福宫大殿内访问了来高傲明的批示同知陈雨,面对对方的说法,他非常惊奇。
十万雄师足足走了两个时候,才完整消逝在守军的视野中。确认敌手撤兵后,统统人都喝彩雀跃起来。
“甚么?你说鞑子撤兵都是你的功绩?”
究竟上,守军也确切不敢轻举妄动,自仁祖以下,没有一人吭声,发起反击。他们在风雨飘摇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好不轻易熬到敌手主动撤兵,如何能够敢反过来招惹对方?
一个内侍仓促忙忙奔入厅内,冲动地禀报:“大王,北门将士传来动静:山下鞑子的雄师有动静,仿佛是要往北面活动。”
金尚宪大怒,两人在议当局(相称于明朝内阁)内政见分歧,身为领相(首辅)的李元翼打压他这个右议政(次辅)也不是一两次了,没想到了大王和百官面前也毫不包涵面。
仁祖沉吟道:“陈将军,寡人承诺过的事情,必然会兑现承诺。但是,你凭甚么鉴定鞑子撤兵就是你的功绩呢?”
“是的,大王。”陈雨平静地答复,“当初您派吏曹判书崔大人来铁山,我就曾经说过,我情愿出兵消弭汉城之围,但出兵的线路和体例由我定。现在,结果闪现出来了,鞑子撤兵了,以是,大王必须兑现之前的商定。”
山穷水尽之际,仁祖终究撑不住了,再次调集文武百官,商讨战与和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