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首相》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即便杀两个总督也不济事[第1页/共3页]

见舒化出了中堂,朱衡疾步走了畴昔,一进门,便道:“诸公,漕河……”

“呵呵,玄翁终究能够安枕了!”张居正镇静地说,“只是,俺答老酋和赵全,怕是睡不着觉咯!”

“呵呵,”赵贞吉一笑道,“不消等他们返来,老夫就晓得会是甚样成果。”

高拱也不谦善,一脸得意,道:“凡事据实定策,方可有济!乃为相臣者谋国之要!”

“喔呀!要上史册的!据实定策,不战和解,若非新郑力为主持,必将用兵,竭数省之兵粮,胜一自相仇杀之夷人,甚无谓!凭此,先人就不能不目新郑为良相矣!”赵贞吉感慨道,他一竖大拇指:“新郑,这事,老赵敬佩你!”

“喔!”赵贞吉抢先道,“兵部这些年没有好动静可报了,本日有何好动静?”

瓢泼大雨不住地下着,运河两岸一片汪洋,运河里,近乎黄色的河水卷着枯枝烂木奔腾着。近万只漕运船队连绵数十里,在黑压压的漕卒的牵引下,艰巨行驶着。

高拱一向仰脸深思,见赵贞吉与朱衡争辩起来,便插话道:“大司空,刚才你说清淤疏浚,如何个疏浚法?”

朱衡道:“此类事年年碰到,不过乎清淤疏浚。”

“清来清去,年年如此,把国库耗光、民力掏空,漕运也还是这个鬼模样!”赵贞吉不满地说,“漕为国度命脉所关,三月不至则君相忧,六月不至则都人啼,一岁不至则国有不成言者。你们这些主漕运的大小官员,不能再对付塞责啦!”

高拱一扬手道:“有些事当断则断,有些事却不能等闲点头,所谓欲速则不达是也。对治河、漕运,我辈实不熟谙,亦无良策。若只听一面之词,决策必将草率。不如让各方都参与其间,即便相互辩论也是好的,择善从之嘛!”

“河道总督当撤职!”赵贞吉又道。

“漕运总督该杀!”赵贞吉怒不成遏,大声道。

“如果杀了两总督,漕运自此能够顺畅,那就杀!”高拱没有好气地说,“可惜杀了也不济事,困难还摆在那。”

张居正闻听漕粮丧失如此之多,心疼不已,忍不住焦急地说:“大司空是治河名家,当拿对策,治河通漕,内阁不比你工部高超。”

张居正听到贵州不战和解的动静,沉默不语,此时却禁不住抚掌大笑:“哈哈,这回老酋也伏输啦!”他望着高拱,欣喜地唤了声,“玄翁!”

高拱正在兴头上,被朱衡一搅,顿时火起,沉着脸道:“大司空一贯老成慎重,本日何故慌镇静张!”

“诸位阁老,”朱衡声音发颤,“黄河在邳州决堤,漕船漂损八百艘,溺漕卒千余人,漕米失二十二万六千余石。”

“赵全这个歹人,不知又会给俺答出甚馊主张!”赵贞吉恨恨然道。

“与高阁老事前所料完整符合!阮巡抚奏本这一两日必到。”舒化以必定的语气道。

“那本年漂损二十余万石,河道总督该不该撤职?”高拱反问。

张居正接言道:“玄翁,潘季驯与朱衡对治河,本就是对峙的两派,今俄然起用,且命他与朱衡一道实地踏勘,恐更加骚动。”

“斥地新河道,代替多处决口的会通旧河道,同时大力疏浚黄河入海口。”朱衡答。

朱衡顶撞道:“赵阁老,责备下吏无能,下吏不敢辩;责备下吏对付塞责,下吏不敢受。高超如赵阁老者,拿出高招来,下吏不效死力落实,就请赵阁老革下吏的职!”

“几个月没有好好睡一觉了。”高拱声音俄然变得沙哑,“此时感受怠倦极矣,只想睡一觉。”

“按例是要撤职的。”朱衡答,“即便下吏,也难辞其咎。”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