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这不足以震慑贪官[第2页/共2页]
“只是,巡按御史按例不纠举钞关、教官之类……”赵贞吉难堪地说。
张居正因高拱不唯不纳他的建言,还以“不磊落”斥之,内心颇不是滋味。暗忖:你觉得你是天子?一个大臣,获咎人太多太苦,能立得住?本想把这层意义说出来,见高拱仿佛偶然听纳,只好顺着他的话题,语带忧愁地说:“玄翁,板升连遭雪灾,本年秋防压力甚大啊!”
高拱道:“大家自危当然不好,但唯有大家自警、自戒,方可刹住贪墨之风。”他扭过脸去看着赵贞吉,“内江,要指导一下,请科道把肃贪放在首位,特别是巡按御史,要以肃贪为职志。今后巡按御史到处所,当悉心廉访,手注考语,指实直书,不要构造浮词,虚应故事。特别对贪、酷之官,随时举劾,万不成为完成考查时汰官之数,平时却有案不纠!还要重视,纠举主官、大官当然首要,但也别忘了佐贰、驿传、钞关、教职等官,这些官员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可上官并无参劾之例,必俟三年大察,方可黜落,这已是轨制缝隙,若巡按御史再不纠举,不无殃民废职、纵恶长奸之嫌!”
“刹风为上!”赵贞吉拥戴说,“是不能搞得大家自危。”
“玄翁,更调不力官员,非为私,乃为国,何言欠磊落?”张居正嘟哝道,腔调中透暴露被曲解的委曲。
陈以勤四疏乞休,皇上准其致仕,内阁遂由李春芳、高拱、张居正、赵贞吉四人构成。陈以勤的致仕没有产生任何震惊,对阁务也没有涓滴影响。这天,阁议刚开端,高拱拿着一份文牍说:“巡按河南御史杨相,弹劾祥符知县谢万寿一案,吏部题覆:将谢万寿照依酷例,撤职为民;另将谢万寿贪酷情状,通行表里大小衙门晓得,自后务要心存仁恕,政尚宽平,体黎庶仰赖之心,以保赤子为急务。倘有刻薄残民如万寿者,抚按官据实参奏,从重处治!”
“玄翁,肃贪是个机会,居正意……”张居正支吾道,话说了一半又止住了,仿佛在考虑词句。
“新郑,改吏制之疏,已连颁六道啦!”李春芳提示说。
“孙大霖一案,”高拱持续说,“刑科都给事中舒化劾孙大霖志行粗鄙,做刑部员外郎时察狱山东,纳贿两千八百两,当罢斥。吏部题覆:将本官照依贪例,罢斥为民。”
“新郑,这三人,就如许办吧,今后的事今后再说。”李春芳只得又让一步。
“待过了这个风头,还是复兴用为好。”李春芳道。温纯的弹章发交内阁时,高拱就说了然处罚预案,李春芳本不附和,因高拱对峙,他只好让步,此时他又以可惜的腔调表达出本身的无法。
高拱不想与张居正争论,迈步要走,刚走了几步,又立足问:“叔大,谍报有无板升最新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