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首相》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君子不言利之说误国害人至甚[第2页/共3页]

陈大春不敢获咎赵贞吉,杜口不再言。转任户科都给事中的韩揖起家道:“访得河西务大小货船,船户要缴船料,用船贩子要缴船银,进店有商税,出店有正税。河西务已有四周征税,到张家湾发卖货色,又有商税。百里以内,辖者三官;一货之来,榷者数税,商贾所利多少而堪此?”

文华殿内一时堕入沉默。

“以内江所见,当议甚么?”高拱忍不住诘责道。

“贤人云:君子不言利。”赵贞吉答,“商贾唯利是图,当议如何导之以义,因何到处为贩子画策,助其逐利?”

出文渊阁正向北,过文华门,就是文华殿。今次奉旨朝议,即在此停止。几天前朝会上,高拱代商陈情,皇上口谕,可集有司议奏对策。这也恰是高拱所想的。他想早日出台恤商行动,遂嘱内阁书办移司,召户部、礼部、工部、都察院、太仆寺、光禄寺堂上官及各科都给事中,到此聚议。

“招商大班如何?”陈大春插话说,“衙门所需,张榜公示,商家志愿投帖,选质优价廉者取之。闻得居壕镜之佛朗机贩子,即好合作之法。”

这番话高拱早就想当众说出来,本日终究一吐为快,有种畅快淋漓感。

高拱仰脸专注地听着,刘体乾却再无一言。刚要诘责,侍郎陈大春开言道:“刚才大司农代表本部发言,卑职仅以小我态度说话。窃觉得言恤商,先要端方对贸易、贩子之观点。”他瞥了一眼高拱,见他的脸上暴露对劲的笑容,也就多了几分自傲,侃侃道,“卑职生于潮汕,深知时下与建国之初已然大分歧,佛朗机人所租壕镜,不过弹丸之地的一个小岛,因贸易之盛,日新月异;闽浙因海禁之开,日见繁华。有担忧商盛而农衰者,谬也!往者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可时下姑苏、湖州等地,工贸易繁华,除漕粮足供外,竟需从他省调粮者,遂又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天下不因苏湖之农衰而不敷;苏湖却因工贸易昌隆而繁华。贸易兴不唯富国,亦足以资农,非此消彼长之势,反倒有相互资厚之效。是以要富国利民,当大力恤商兴商,不必遮讳饰掩,瞻前顾后!”

“玄翁,本日专议恤商事,玄翁奉旨主持,”张居正走到高拱面前说,“居正意,玄翁不必多言,免得降为争辩一方。居正已嘱户部侍郎陈大春、太仆寺少卿曾省吾为玄翁代言。”

“户部、工部分设钞关课税,非新制,乃祖宗成例。”工部尚书朱衡辩白了一句,似是为了制止争论,紧接著说,“本部奉旨题覆高阁老陈恤商事,当务之急是多给预付银,以拯贩子贫累。此后凡官府差委商户采买货色,必先预付非常之四,且半年以内当全额付出。”

新拔擢为太仆寺少卿的曾省吾接言道:“预付银两当然可苏贩子之困,但这只是治本。窃觉得,时下虐商最甚者,无过于‘当行大班’之制,言恤商当革此制!”

“当行大班之制,乃祖宗成法,安得轻言革之?”赵贞吉不满地辩驳道,“科举之供应,接王选妃之大礼,各衙门所需之物,如光禄寺之供办、国粹之祭奠、户部之草料,端赖此制供役。贩子以物输于官,而官定时估付账,各得其所,并无不当。弊生于不定时给钱,脏官讹诈,禁之可也,焉能因噎废食?!”

刘体乾躲避着高拱的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