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第2页/共3页]
“留给我?”郭应骋苦笑道,“我临时看摊儿罢了。”
“军门,海贼长年流落海上,来去无踪,官军实难对于!”俞大猷叫苦不迭道。中军暗里禀报说,林道乾还在广州海珠寺题诗调侃俞大猷,让他感到既恨又愧。
殷正茂点点头:“此事听俞帅的。”
梁有训一脸诡秘状,道:“闻得朝廷里当国的高拱,奏请本地各省督抚督造海船,两广总督李迁遂命令在广州粤江边设厂,日夜赶制大船,这回,无妨偷袭广州,把造好的大船抢走!”
“军门,倭寇海贼权势甚大,当再调兵马围歼!”俞大猷在旁催促道。
“撤到那边?”林道乾问。
这天,是殷正茂到广州履职刚满一个月的日子,他邀上总兵俞大猷、巡按御史赵淳,拟旅游一下广州城,刚出了辕门,忽有中军来禀:海贼林道乾偕多量倭寇分道进犯石城。
“景象分歧。”殷正茂点头道,“那次毕竟一举光复了古田,当国者另有籍口为我说话;可这回分歧,被海贼攻陷城池,又被劫去大船,显系掌军令者批示调剂恰当,另有甚么可摆脱的?如果先帝时,就是按律论死!文坛魁首王世贞的父亲王忬,不就是因为滦河之战,被北虏攻破了滦河防地,以对比失城池要塞律下狱论死的吗?”
林道乾率部下三千喽啰,绕开官军航道,船队悄悄向广州驶去。
殷正茂正思忖如何向朝廷报捷,中军来报:“林道乾率贼众攻打会城,掠去战船十六艘!奉巡按之命前去驰援的东莞守备李茂才战死!”
殷正茂一身豪气顿时减半,只得硬撑着调集幕僚集会军机,旋即传令:檄佥事李材、许孚远,参政江一麟,副使陈奎、吴一介,参议周鸣埙,分头督集地点官兵,随军作战。
俞大猷道:“军门,佛朗机人道蛮横,器精利,尤在倭奴之上,无妨即传檄,命其互助。不的,待回到广州再集结兵马,恐贻误军机。”
殷正茂到达雷州,调集文武,一番摆设,命令夺回神电卫城。官军将士没有想到总督会亲临火线,士气为之大振,只一阵猛攻,占有卫城的倭寇便闻风而逃。殷正茂传令追击,务必霸占倭巢。官军兵分几路,向附近的竹洲岛、岭仔屿进发。
殷正茂接到任命他为两广总督的谕旨,大感不测。叫来郭应骋对酌,慨然道:“原觉得被扣了顶贪墨的帽子,此生宦途、功名就此结束,不料有巡抚广西之任;中了韦银豹金蝉脱壳之计,欺君之罪已然坐实,幸运不死,也要断送出息,不料又有总督两广之任。有非常之人如玄翁者主持于内,我辈方得做非常之事胜利于外,真不世之遇也!”说着,禁不住潸然泪下。
“安宁岭表,石汀兄可载史册!”郭应骋伸出拇指道。
殷正茂分开桂林,日夜兼程、水陆并用,赴梧州接印,随即赶赴广州,进驻总督行台。新授都督同知、广东镇总兵俞大猷,也赶到广州履任。文有藩臬两台,摆布参政、参议、佥事,兵备道,知府;武有总兵副总兵,参将、守备、游击,纷至沓来,按例谒台。殷正茂慷慨激昂,发誓不灭林道乾、伍瑞这些海贼山寇,不回梧州辕门,遂在广州行台,备齐仪仗,赫赫煊煊之势,令人望而生畏。
“沦陷城池,督抚是要被定罪的!”殷正茂懊丧地说。
两人边喝边谈,竟至质明,才依依惜别。
“喔呀!”俞大猷大惊,他曾耐久在广东剿倭,还未曾听到过倭寇海贼涉足位于雷州半岛北部、与广西交界的石城县,“那边海防甚疏,官军未几,恐难以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