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章 小朝会[第2页/共2页]
在正式运转后,朱由校通过多数督府下达的第一道号令就是羽林军受伤兵士的改行,而单位就是新设立的河北省各地的警局。因为人手的贫乏,很多兵士直接就提了一级连级的下去任职,这和后代军转干部降半级任职略有分歧。
“就新城侯吧!”
崔景荣此前是兵部尚书,他在内阁分担中也多数是这方面的事件。
“四月十二日,奢崇明反叛,分兵攻合江、纳溪、破泸州,进而围攻成都。贼人势大,占有重庆,建国号梁,设立丞相五府等官职。四月十五日,水西安邦彦起兵,自号罗甸大王,连下安顺、平坝、沾益、龙里、瓮安,兵围贵阳…….”
“修建实录?”朱由校先是一愣,但随即反应过来,这是官修的史料,“那就修吧。”他毫无兴趣的答复道。
到了明朝前期,五军都督府成为安排,真正办理天下卫所的是兵部,是以,卫所的事情朱由校也懒得让多数督府揽过来,直接让兵部措置。现在卫所还是老旧的看法,文官比武官值钱,让兵部出面还更好办。
“是,陛下。”李汝华躬身应是。汇报完这件过后,他又持续奏报其他的事情,多数是天下范围内比较大的事件。对于这些,内阁早有措购置法,朱由校也就只是听听,体味国度大事,并不颁发定见。
“陛下,现在两位先帝都已下葬,是时候开端修建《神宗实录》和《光宗实录》了。”在最后,李汝华又提出了一件事。
朱由校高据主位,懒惰的靠着椅背,一副轻松舒畅的模样,因为只是一个私会,没有改正朝仪的御史,是以对于天子这幅皮赖的模样,目前中枢的首要关于只是微微皱眉,却没有人说甚么。
当然,这紧紧只是现在的惯例,并不会成为定规,详细今后军官改行到底如何,还需求长时候的摸索和考证。
“必必要将多数督府给操纵起来。”从噜苏之事当中摆脱而出,朱由校恨恨的下定了决计,他的时候可不能华侈在这些平常事件当中、
“监修官…….”朱由校沉吟起来,他久在明朝,对于这些知识还是比较清楚的,监修官说白了只是挂名的,并不需求甚么才气,真正修撰的,还是翰林院来承办。
“请陛下示下,监修官人选。”李汝华再次恭敬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