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东丝之争[第3页/共3页]
说到这个,柳鹏扳动手指说道:“头三年,是投钱的三年,最后算下来或是微利,或是保本,前面三年是收钱的三年,盐场必定成了,固然我拿走了五成利,但是朱老哥必定能坐着收钱,最后三年既要投钱又能收钱,盐场用了这么多年,必定要费钱补葺一二,但是这么年做下去,门路都作熟了,也能赚大钱!”
郑家的财产并不范围在临清一地,算起外埠的分号,他们有几十处财产,有茶叶铺、骡马店、堆栈、油铺、粮店,雇佣了七八百名掌柜、伴计、雇工、学徒,只要郑齐生肯冒死,他随时能调剂十万两的头寸,但是郑家财产的核心倒是在持续了多少年的生丝买卖上,而郑家生丝买卖的核心合作力就在于近于免费的东三府生丝上。
但是在买卖场上,郑齐生倒是一个标准的徽州人,乃至底子不提本身出身于宁国府,一口徽州话说得再标准不过了,时不时会向大师提示一下他在徽州的豪华祖宅--固然他这辈子都没回过宁国府,更没去过徽州府,并且他们家在宁国府底子就是个败落户,到了山东今后才正式起家。
“行!”朱子洪当即说道:“这事就这么定了,我明天就去找人挑处所,这九年下来,我如何也要建个前后整整九进的大宅子,再攒下九百两银子的现钱,外加九百石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