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对马丝路[第1页/共3页]
田立义的两个侄子带着两个小寺人退到了门外去,只是他们固然退出去了,倒是竖起了耳朵想要听清楚门中的一言半语,只要能听到几个字,他们就能发大财了,而柳鹏倒是笑嘻嘻地搬了一张椅子站在姚卓的劈面:“姚姐姐,没想到我们第一次暗里独处,竟然是这类场合……”
柳鹏叹了一口气:“难处太多,不然这利润我们龙口就独吞了,我们在朝鲜那边有些门路,在江南却没甚么门路,非得借用田少监的名义不成。”
但是有田立义的门路今后,那么柳鹏就能在江南横着走,即便田立义只是一个都知监的少监,但是他的名号已经够清脆了,上至处所州府,下至豪强势族,只要听到内府来人并且是个税监都会屈膝下跪望风而溃,底子不敢问田立义出身在甚么内府衙门,在内府的实职又是甚么位置。
姚卓已经是明白过来了:“没错,通倭下海是极刑,但是我们与朝鲜之间的朝贡来往一向没间断,自从本朝出兵援朝今后,朝鲜的入贡更加频繁了,你持续说……持续说。”
这一点姚卓没法了解,并且遵循柳鹏的意义,那是从松江府、姑苏府、嘉兴府、杭州府这些江南产丝之地收买生丝,然后再运回山东来,这跟现在普通的贸易线路完整相反了。
柳鹏这个解释很合情公道,只是姚卓却不信赖柳鹏的说法:“就这么简朴?我传闻了,你们登州府黄知府转道臣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就象你刚才说的那样,他是松江府上海县人,你找黄道臣脱手,事情也会很好办。”
是以姚卓明显是想回绝柳鹏的发起,但是现在柳鹏只是提出一个掩耳盗铃的体例罢了,姚卓就感觉这桩买卖必然会有十几万两银子的利润,她只想让柳鹏早点把整桩买卖都说清楚。
柳鹏这么一说,姚卓天然明白过来了,她当即问起了这此中的短长干系:“我们如果从江南买来了生丝,运到对马的话会不会出甚么短长,那但是倭寇的地盘啊?”
但是姚卓感觉柳鹏说得太狠了,在江南一担生丝差未几是一百两银子,运到对马去就是两百五十两银子以上的天价,换句说,就利润率而言,即便田立义已经作了一省税监,在山东境内到处公开破家灭门,利润还不如往对马运一趟生丝来得高。
更首要的是,柳鹏说了“对马有的是银子,就是运去一两千担生丝都吃得下”,这个让姚卓感觉本身都要发疯了,别说是她,恐怕他那位相公,听到这个数字也会跟着一起疯。
第229章 对马丝路
明朝的贸易管束实在是太短长了,如果没有达官朱紫在前面护持,哪怕是五倍十倍的暴利,都会在连续串的费事以后赚不到一文钱乃至还要蚀了成本。
柳鹏持续说出了进一步的打算:“我们一开端能够走得安稳一些,先去朝鲜走一走,然后再去济州做个小买卖,最后再碰到大风不慎被飘到对马藩,如果走得顺利了,那今后就不消多跑一趟朝鲜了。”
这才是寺人行事的风采,柳鹏不得不爱护了姚卓一回,她在田立义身边必定呆了好些年初,以是行情也带着几分寺人的暴虐风采:“姚姐姐,那我们就说闲事了,我开端跟您说过生丝当中的短长干系吧!”
禁海是明初洪武以来的根基国策,两百年来已经深切民气,即便是徐光启这类精通西学的人,也不以为禁海政策有甚么弊端,只是需求停止细节上的个别调剂罢了。
但是柳鹏一针见血地指出:“为甚么现在但凡是海商,都喜好作生丝买卖,哪怕是要杀头都要贩生丝出海,关健就在于日本每年要从大明输入几千担生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