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升职记》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87章 过河拆桥[第1页/共2页]

他弥补了一句:“是我小我的一点私事,跟买卖上没甚么干系!金老板你放心便是,马某毫不作那种过河拆桥的事情,你到登州空中探听探听,我马立年说话向来是算数,我如果再插手这私盐买卖,天打五雷劈断子绝孙……”

第187章 过河拆桥

“只是兄弟手上没有充足的食盐,每天能措置的渔获也就是百来斤罢了,如果兄弟手上有盐,别说是措置几千斤,就是措置几万斤都没题目!”

不管能不能能不能卖出去,柳鹏的渔获作坊每天都要措置几万斤的渔获,而一天措置几万斤的渔获,又需求耗损多少食盐,日积月累又是如何样的天文数字,要晓得人能够不用饭改吃面食,但是不能不喝水也不能不吃盐!

登莱两府固然是穷山恶水、远恶军州,但对于食盐的需求量能够用惊人来描述,别的不说,春季晒好的干鱼必须得加盐腌制才行,而秋冬必须的腌菜也得耗损大量食盐,食盐能够说是登莱两府相称首要事关群众幸运的民生必须品,如果食盐放开供应,每户登州公众一年恐怕得消耗掉几十斤食盐。

而按照马立年的体味,辽东不但食盐产量大代价便宜,并且食盐质质也要比登莱这边高出大一截,每个月不管运个多少船食盐过来,绝对都能悄悄松松地找到销路。

而柳鹏倒是没健忘但是马立年先容本身与金百万熟谙,他当即说道:“吃水不忘挖井水,金老板,您看我们是不是该请经承老爷来共襄盛举……”

而柳鹏倒是想起更多的细节,他暗自光荣本身没接管金百万的入股,每月几船私盐的利润当然大得惊人,说不定县里的知县、县丞都要眼红了,但题目是金百万直接甩开了马立年来跟本身合作,

固然全部山东本地有十九个盐场,数万灶户,但是这些盐场是按照前明元的设置而来,跟明朝的实际差去甚远,登州府只要在福山县设置了一个登宁盐场,至于黄县境内一个盐场都没有。

从大要来讲,登莱“凭山负海,利擅渔盐”,本来该当不缺食盐,但究竟上却完整分歧,有明一代乃至清朝的大部分时候,登州特别是黄县都贫乏充足的食盐供应,这跟明朝的食盐出产政策有很大干系。

柳鹏也在说道:“小弟鄙人,比来办了一家渔获作坊,作各色咸鱼、腌鱼、鱼干的买卖,我们龙口处所固然小,但每天进港的渔船总好有几条,是以不能及时出货而倒掉的渔获,即便没有几万斤也有几千斤,兄弟之以是做这个渔获作坊,就是想为诸位渔主解一解燃眉之急……”

柳鹏这就纯粹是胡吹大气,哪怕是他手上有充足的食盐,他那小作坊也没有充足的资本在一天以内对几万斤渔获停止深加工,但是柳鹏现在这么一说,不管是马立年还是金百万,都感觉从辽东私运食盐绝对大无益可图。

究竟上光绪年间的登州食盐供应严峻环境获得减缓也是依靠辽东的供应,《增编登州府志》就说“得意关东大盐布施,民食稍纾矣”。

按柳鹏这说法,光是柳鹏这个渔获作坊,一个月下来讲不定都要耗损好几船的食盐,是以金老板当即镇静起来:“好好好,柳少这商路我看能成,柳少,我们俩家合股干这个买卖如何样?你放心,我跟李成梁李大帅是亲戚,弄点盐返来绝对没门路。”

他是有资格说这话,他但是李成梁面前的红人与亲戚,只要真正走通了李成梁的门路,天然能够统统应有尽有。

只不过柳鹏大要还是不动声色:“金老板,我能够说明白了,你得把盐送到我们龙口来,我是守在龙口等你的辽东盐到货,路上有甚么变故,我概不卖力。”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