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交粮[第2页/共2页]
过了中午。
跟着推着独轮车的人群来到村头,收粮官手中拿着税务册,正在逐次喊话。
里长一听,从速拉住张元青:“四亩二分?你家拢共就这些地,今后不过了?”
一名木讷的老夫,将麻袋中的米倒入石斛中。
“我也会做些女工,补助家用,不消太难堪本身。”
两京十三省的黄册十年一更新,大造年便是指黄册更新的年份。
“黄七,一石,倒米。”
张元青目光如炬:“我要转。”
有了长辈书契,加上里长证明,主簿核实黄册和鱼鳞图册后,发下契票。
张元青嘀咕了声:“另有这功德?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
张元青看了眼正在筹算盘的主簿,改换户籍需求里长的证明,主簿的提笔。
“收十文戥子费,返一百九十文。”
张元青取了田单就去找里长作保,因为邻近交税,卖田的人也多了起来。
两人在买卖签约上签书画押,官府出具契票,推票,收票,税票。
张元青谨慎翼翼的叠好契票,从现在开端,他就是贩子了。
“元青,你会被后代子孙骂的。”
“咚!”
元青必然内心万分委曲,才做下这个决定吧。
“踢斛。”
不止是里长愣住,收田的范仁也多看张元青一眼:“乖乖,这年初另有民籍转商籍的。”
张元青拿了铜板,别离给两位收粮官十文钱:“两位官爷,我想跟着去趟县城。”
“民籍转商籍轻易,再想转返来就难喽。”
主薄草草翻了几页,找到了张元青家的水田:“确有记录,四亩二分。”
为了怕张元青忏悔,范仁从速拨算盘,丈地钱都省了。
刚好里长和仁化县主簿都在田上,直接就能让渡户籍。
“得此契票,你可处置买卖买卖。”
“等我赚了银子,就把你和大哥接过来。”
范仁听到四亩二分上等水田的时候,眼都直了:“李里长,人家要卖田,干你甚么事?”
主簿见张元青执意如此,开端走普通转籍法度:“可有父母书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