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略》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4章 趁热打铁[第1页/共3页]

“此举虽妙,但这些话何时才气传到其他盗窟呢?”,沈尘仿佛有些等不及。

罗勇却不觉得然道:“我觉的如此更好,如果被带到县衙,没准使些银子就出来了,现在他顺从抓捕咎由自取,就不消鞠问刑讯,这类人该死,活着不知要祸害多少百姓呢”。

世人对此大惑不解,半晌后却见他取出一封手札,而后漫不经心道:“牛头山中搜到几封信,信中仿佛提到诸位当中某些人的名字……,谁能够给本县解释一二?”。

樊文予向仲逸叮咛道:“曹典史也随我去,县衙由李县丞留守,王主簿不管事,凡事你要多留意,有甚么环境随时差人来报”。

对此,仲逸心中也出现嘀咕:“赵家之事不过本身移花接木,可宋家命案到底是谁所为?”。

樊文予立即一阵大笑……

“仲先生,罗大哥,找到了,找到了”,两个差役朝着山上大声喊道。

“仲先生,仲先生,产生何事?”,听到声响的罗氏兄弟仓猝赶了过来。

樊文予面前一亮:“对,清除匪患迫在眉睫,调查城中之案也刻不容缓,剿匪之事还是离不开沈捕头,而城中宋、赵两家失窃案的调查非贤弟莫属,如此互不迟误”。

底下几双眼睛睁的老迈,世人一片哗然。

顺着山坡而下,绕过巨石枯草,只见一块大青石下,一具尸身,头破血流、遍体鳞伤、惨不忍睹……

樊文予再次将世人聚在一起,他有话说。

仲逸苦衷重重,而沈尘还在安设犯人,樊文予此主要孤掌难鸣了吗?

“这另有何说的?只要大人发话,我们就干呗”,说话的是曹典史,他的态度窜改如此之快,此举若非至心办差,便是做贼心虚。

苦于没有把柄在手,只能冷静的忍了,时过境迁,今非昔比,这位知县大人真的要发威了。

“樊兄,城中之案不管是否与牛头山有关联,但这剿匪是剿匪,失窃是失窃,这二者之间可双管齐下,不必非要等城中之案告破再去剿匪,反之亦然”。

仲逸道:“这个不难,在城表里贴出布告:志愿主动下山或来衙门照实奉告罪过,只要不是恶贯充斥者,畴昔的事情既往不咎”。

大一级、压死你,按理说这些属官对知县言听计从才是常理,但樊县令初来乍到,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慷慨激昂并未换来主动呼应,县丞李序南,另有王主簿,包含刚从盗窟返来的曹典史均未表态,乃至从他们的脸上都看不到本次剿除匪患的高兴。

模糊间,只听“咚”的一声,仇佶便被一脚踹下斜坡,绳结处跟着身材的转动而缓缓翻开,只是不知会被遗落于山间的那块乱石挡住?

********

后山不远处传来有人说话的声音,罗氏兄弟找寻华老迈未果,还不见仲逸前来会和的踪迹,只好再次来到后山。

樊文予却一副落拓得意:“看来大师的兴趣不太高,本县一向就迷惑,为何你们对剿匪之事反应平平呢?现在本县终究明白了”。

沈尘拍拍胸脯道:“没的说,只要能痛痛快快的办差,如何着都行”。

樊文予嘴角出现一丝嘲笑,积存多日的怨气现在终究宣泄出来:“如何着?还给老子装蒜?真拿本身当盘菜了?展开眼睛看看,这县衙里到底是谁说了算?”。

“好啊,看到布告者必口口相传”,樊文予欢畅的说道:“这叫上兵伐谋,攻心为上,定是你师父所教,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啊”。

樊文予摸摸后脑勺,白白胖胖的脸上,只要那双不大不小的眼睛在骨碌碌的转动着,比来毒手事太多,在他看来,并不是真的急于告破此案,而是如何将城中之案与剿匪之事联络在一起。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