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国贼》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四章 田承嗣兰阳定策〔文〕[第1页/共3页]

田承嗣说道:“王大人,你是监军御史,回不回封丘去督军,由王大人本身决定,不过锦衣卫不会跟侯恂合作的,情愿跟锦衣卫一起建功立业,就随锦衣卫一起追歼闯贼。”

接下来田承嗣谈到陕西官军的意向,新任三边总督孙传庭已经于玄月率兵进援开封。不料才出潼关,所部以总兵高杰为中军,并调总兵左勷(左良‘玉’之子)、白广恩、郑嘉栋、牛成虎等部构成,因为皇上严令孙传庭兼顾陕西,是以孙传庭的陕军在南阳四周,就没有再向开封府进军,反而向北面陕西境内收缩,李自成和罗汝才带着贼兵西向而去,必然是冲着孙传庭去的。

田承嗣说道:“跟高大人他们筹议打击闯贼的事情,对了,明天给开封城送粮食品资的船都能够返来吗?”

第二年,朝廷调孙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南军务,孙传庭当即上疏请见崇祯天子,但因杨嗣昌的各式禁止而未成。孙传庭心中愠怒,引病告休,但杨嗣昌仍不放过,言孙传庭称病乃推托之举。崇祯天子大怒,将孙传庭贬为布衣后,又将其禁囚以待讯断,在孙传庭下狱的三年期间,熊文灿、杨嗣昌在弹压起农夫军的战役中连遭败绩,汪乔年兵败身故,闯贼李自成在河南翻开结局面,拥兵数十万,第二次包抄了开封。在这类情势下,明廷于崇祯十五年再度起用孙传庭为兵部右‘侍’郎。

孙传庭,字伯雅,又字百谷,一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天启年间中,由商丘知县入为吏部主事,弹压农夫逃兵暴‘乱’构成了他军旅生涯的主旋律,崇祯八年春季,孙传庭出任验封郎中,后又越级升为顺天府府丞,崇祯九年再擢为右佥都御史,此时以整齐王为首的农夫叛逆兵正雄据商洛一带,陕西巡抚甘学阔多次弹压得胜,陕西军民请荐孙传庭督秦,孙传庭遂于崇祯九年三月巡抚陕西,孙传庭到任后,令副将罗尚文率明军进击商洛地的叛逆兵,并诛杀了整齐王,不久孙传庭在陕西周至的黑水峪之战中击败了流贼中权势最强的高迎祥部,并俘杀了闯王高迎祥。

崇祯十一年八月,多尔衮、岳托率清兵分路从墙子岭、青山口入长城,大明京师戒严;督各路入京勤王之兵的总督卢象升在巨鹿阵亡,朝廷遂召孙传庭、洪承畴主持京师戍守,升孙传庭为兵部右待郎兼右佥都御史,批示各路救兵,孙传庭到达京郊后,因为他和主和派的杨嗣昌及中官夏起潜冲突颇深,崇祯天子降旨不准他入京朝见,而洪承畴则在京郊遭到慰劳,并奉旨进殿拜见崇祯天子,杨嗣昌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并主张将陕西军全数留下,用于保卫蓟辽,孙传庭对此死力反对,以为“秦军不成留也。留则贼势张,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杨嗣昌对孙传庭的定见置之不睬,孙传庭对此不堪愁闷重重,乃至耳聋。

田承嗣过了好一阵才重视到高名衡、陈永福、王變、严云京、黄澍五人吃惊的模样,说了声:“不美意义,坏了各位大人的雅兴。”

田承嗣和高名衡、陈永福、王變、严云京、黄澍六人筹议到四更天,高名衡、陈永福、黄澍带着河南官员天亮后就乘船回开封城去了,王變、严云京归去做封丘行辕官员的事情,情愿留下来跟锦衣卫走的欢迎,情愿回封丘总督行辕的欢迎,最后有大半的官员挑选返回封丘去。

田承嗣说道:“锦衣卫明日度过黄河,经杞县向尉氏县‘挺’进,进犯范围临时许昌以东为边界,高大人、陈总兵、黄大人,开封城的军民在前面清算残局。”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