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驸马爷》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61章 家有一老,知恩重情[第1页/共2页]

两千马队,三千步兵,这阵仗直接轰动了全部扬州府。

直到了薛同思本家大院,这才停了下来。

“你有没有想过,你万一死在扬州府,会不会给文昌伯带来费事?”

“你听娘的,趁着他们还不晓得你返来的动静,顿时赶回京都。”

可等来等去,也只要薛同思那搏命拼活赚来的,寄回家中为数未几的微薄月钱,倒是比以往好了那么一点罢了。

“这趟返来,伯爷从太子那边‘借’了五千精锐跟从孩儿,让孩儿护家人回京都,趁便将之前采办的盐引交给孩儿,至于能不能运盐归去,伯爷只说了咱不差钱……。”

“儿跟了文昌伯,是筹办将我们一家人都接到京都应天府。”

入了城,将太子朱标的大旗高举,一起上百姓遁藏,官商惶恐,还觉得是太子朱标亲至。

可那又如何?

“娘,儿返来了!”

“跟为娘说说吧,娘虽是个妇道人,但多少还是懂些事理的。”老妇人坐在椅子上,任凭薛同思如孩童般紧握着本身的手,笑着拍了拍。

薛同思被打懵了,他愣愣地望着本身的老娘,一时候竟不知所措。

“你倒好,以身犯险回到扬州府。你四十岁的人了,莫非不晓得扬州府现在是甚么局势?你是筹办死在娘的面前,还是想成全了薛家那群杂碎?”

但好景不长,孩子们都大了,要结婚了,也会赢利了,可赚返来的钱也是不敷养家的,府上反倒越来越穷了。

不过,大儿跟随文昌的事,府上也是前两天赋晓得的。

不知情的盐商、府官们纷繁各处刺探,却见一队队马队带着薛同思府上的人向扬州府各处奔去,当然这是薛同思派出去的。

陈旧的正堂内,薛同思满脸泪水地膜拜在老母亲的身前,仿佛喧泄又似安抚般干脆着:“娘,咱此后不会再挨饿了。”

薛家人的嘴脸她见多了,在持续几次的打单下,她反而更加为本身的大儿薛同思而高傲、高傲。

本觉得薛同思帮薛家做事,终因而有了个盼头。

“那就好,那就好。”薛氏应着声,喜极而泣的泪水扑簌簌滑落。

她用力捏了捏薛同思的脸,肯定好位置,扬起手用尽满身的力量打了下去。

“儿啊,娘可跟你说,这盐引上的盐那是必须运归去,只能多不能少,就算咱一家人的命都搭出来,也必须运归去,你明白吗?”

也得亏薛同思他爹留下了些私财,才勉强撑着大儿子薛同思上了书院,一点点地长大成人。

她一个老妇人,领着一家子穷到快饿死的二十多口人,还能因为大儿子出息了就坑害本身儿子不成?

那文昌伯可不就是前阵子“扬州诗会”大杀八方,拿下了八席才子席中五席的驸马爷牛城吗?

这事儿在全部扬州府,乃至全部江南都被传的沸沸扬扬。那最着名的几句诗词,但是连本身五岁的大孙子都能背诵出来的。

“儿呀,咱虽是薛家的支脉,可咱不能学他们薛家,咱要晓得戴德,要晓得回报。”

衰老且眼盲的薛氏笑着,摸索着捏在了薛同思的脸上,略带伤感而又欣喜地应道:“好,好,我儿终究有出息了!”

薛同思的话说到这里,薛氏忍不住打断怒斥道:“五千精锐,还是借来的,那文昌伯为此要支出多少代价?”

“啪”的一声。

本身的大儿子终究出息了,他投奔在了文昌伯的门下。

来威胁的人大吼大呼,还好顿打单,听小辈说连刀枪都用上了,这事儿但是不简朴,看来是真被打急眼了。

“娘,孩儿明白。”薛同思赶紧点头,接着说道:“孩儿要说的就是这个事儿,我深思着盐务改制还没完成,今后细盐代替粗盐已经是不成变动的趋势。那咱扬州府的一众盐商手里的粗盐和盐引岂不就没了代价,倒不如……。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